普车诗词>李益的诗>避暑女冠>

避暑女冠,李益避暑女冠全诗,李益避暑女冠古诗,避暑女冠翻译,避暑女冠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益

雾袖烟裾云母冠,碧花瑶簟井冰寒。
焚香欲降三青鸟,静拂桐阴上玉坛。

避暑女冠译文

身着雾绡般的衣袖,下摆如烟雾般飘渺,头戴云母制成的道冠,翠绿的鲜花点缀在精美的竹席上,井水冰凉沁人。焚香祈祷,似乎想要召唤传说中的三青鸟降临,静静地拂去桐树的阴影,登上那洁白的玉坛。

避暑女冠注释

  • 雾袖烟裾:形容女子衣袖和裙摆轻薄飘逸,如雾如烟。雾袖,薄如雾的衣袖;烟裾,如烟雾般的裙摆。
  • 云母冠:用云母制成的道冠,是女道士的装束。云母,一种层状结构的矿物,有光泽。
  • 碧花瑶簟:翠绿的鲜花点缀在精美的竹席上。瑶簟,美玉般的竹席。
  • 井冰寒:井水冰凉。
  • 三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常为西王母取食传信。道教中也将其视为神鸟。
  • 桐阴:桐树下的阴影。
  • 玉坛:用玉石筑成的坛。道教常设坛以祭祀。

避暑女冠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道士在避暑时的清幽景象。首联写女道士的装束和周围环境,突出其飘逸脱俗的气质和清凉宜人的氛围。“雾袖烟裾”和“云母冠”写其服饰的轻盈和华丽,也暗示了她的身份。“碧花瑶簟”和“井冰寒”则点明了避暑的主题,营造出一种清凉舒适的环境。

颔联则展现了女道士的活动和心境。她焚香祷告,希望能够召唤神鸟降临,表明了她虔诚的信仰和对神仙的向往。“静拂桐阴上玉坛”则描绘了她登上玉坛的动作,更显其清静淡泊。

全诗语言清丽,意境幽远,通过对女道士的服饰、环境和活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清静无为思想的向往,也流露出一种隐逸的情怀。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道教色彩的意象,如云母冠、三青鸟、玉坛等,更增添了作品的神秘感和文化内涵。

李益[唐代]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500729581d6c9e64f5bd.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