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吕温的诗>题阳人城>

题阳人城,吕温题阳人城全诗,吕温题阳人城古诗,题阳人城翻译,题阳人城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吕温

忠驱义感即风雷,谁道南方乏武才。
天下起兵诛董卓,长沙子弟最先来。

题阳人城译文

忠义的驱使和感奋,其势如风雷般迅猛,谁说南方缺乏有胆识的将才?当初天下诸侯起兵讨伐董卓,长沙的子弟兵是最先响应而来的。

题阳人城注释

  • 阳人城:古县名,在今湖南省耒阳市东北。
  • 忠驱义感:被忠诚之心驱使,被正义之情感动。
  • 风雷:形容气势迅猛。
  • 南方:这里指湖南一带。
  • 武才:军事才能,有胆识的将才。
  • 天下起兵诛董卓:指东汉末年,各路诸侯联合起兵讨伐董卓的事件。
  • 长沙子弟:指长沙郡(今湖南省长沙市一带)的士兵。

题阳人城讲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吕温所作的《题阳人城》。诗歌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赞扬了长沙子弟在讨伐董卓战役中的英勇表现,同时也反驳了南方缺乏军事人才的观点。

首句“忠驱义感即风雷”,高度概括了长沙子弟兵起兵的原因和气势。他们受到忠义之心的驱使和感召,行动迅猛,如同风雷一般,势不可挡。这里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士兵们的热情和决心。

第二句“谁道南方乏武才”,以反问的语气,直接驳斥了南方缺乏军事人才的说法。诗人认为,南方并非没有人才,只是缺乏发现和展示的机会。

后两句“天下起兵诛董卓,长沙子弟最先来”,具体描写了长沙子弟兵的行动。在天下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长沙子弟兵率先响应,体现了他们的勇气和担当。这句诗也暗示了南方并非缺乏人才,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来展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精炼,情感饱满,既赞扬了长沙子弟兵的英勇行为,又表达了诗人对南方人才的肯定和期许。诗歌以小见大,通过一件具体的历史事件,反映了作者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吕温[唐代]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4d67fc09c88c9fe13c1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