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骆宾王的诗>远使海曲春夜多怀>

远使海曲春夜多怀,骆宾王远使海曲春夜多怀全诗,骆宾王远使海曲春夜多怀古诗,远使海曲春夜多怀翻译,远使海曲春夜多怀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骆宾王

长啸三春晚,端居百虑盈。
未安胡蝶梦,遽切鲁禽情。
别岛连寰海,离魂断戍城。
流星疑伴使,低月似依营。
怀禄宁期达,牵时匪徇名。
艰虞行已远,时迹自相惊。

远使海曲春夜多怀译文

长啸叹息,已是暮春时节,独自闲居,心中百感交集。

迷离的蝴蝶梦尚未安定,就又被思念家乡的情感所扰。

遥远的岛屿连接着广阔的海洋,离别的魂魄在边塞的戍城中断绝。

划过的流星,仿佛是陪伴使者的身影,低垂的月亮,也好像依恋着军营。

追求俸禄,原本不期望能飞黄腾达,牵挂时事,并非是为了追逐名声。

艰难困苦的旅程已经走了很远,自己的行迹,也常常让自己感到惊讶。

远使海曲春夜多怀注释

  • 海曲:指海边,这里代指使者出使的地点。

  • 长啸:放声叹息。

  • 三春晚:暮春,指春季将尽之时。

  • 端居:闲居,安静地居住。

  • 百虑盈:各种思绪充满心头。

  • 胡蝶梦:典出庄周梦蝶,比喻虚幻的梦境,也指安逸的生活。

  • 遽(jù):就,立刻。

  • 鲁禽情:思乡之情。典出《左传》,鲁僖公三十三年,晋文公伐原,令三日之粮,不说而还。鲁人歌之曰:“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杜预注:“鲁人思鲁公。”后以“鲁禽”指思乡之鸟。

  • 寰海:广阔的海洋。

  • 戍城:边塞的城池。

  • 流星疑伴使:流星划过,诗人联想到远行的使者。

  • 低月似依营:低垂的月亮,好像依恋着军营。

  • 怀禄:追求俸禄。

  • 宁期达:本不期望飞黄腾达。

  • 牵时:牵挂时事。

  • 匪徇名:并非为了追逐名声。

  • 艰虞:艰难困苦。

  • 时迹:指自己的行迹,指诗人出使的经历。

  • 自相惊:常常让自己感到惊讶。

远使海曲春夜多怀讲解

这首诗是骆宾王奉命出使海边时所作,表达了诗人暮春时节的复杂情感。诗中既有对远离家乡的思念,也有对前途命运的思考,以及对自己身不由己的感慨。

首联写暮春时节诗人独居的感受,长啸表达了内心的郁闷,百虑盈则概括了诗人思绪的繁杂。颔联进一步抒发思乡之情,用“胡蝶梦”和“鲁禽情”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既想安逸又思念家乡的矛盾情感。颈联描写诗人出使途中的景象,遥远的岛屿和边塞的城池,都加深了诗人离愁别绪。颈联运用了比喻,将流星比作陪伴使者,将低月比作依恋军营,增添了诗的意境。尾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追求俸禄并非为了飞黄腾达,牵挂时事也并非为了追逐名声,表达了诗人不慕名利的志向,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最后两句,诗人回顾自己艰难困苦的旅程,感慨自己的行迹,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不由己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精炼,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用典等,使诗歌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骆宾王[唐代]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4c44d78e508dafd1da6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