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禹锡的诗>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刘禹锡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全诗,刘禹锡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古诗,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翻译,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禹锡

朱户凌晨启,碧梧含早凉。
人从桔柣至,书到漆沮傍。
抃会因佳句,情深取断章。
惬心同笑语,入耳胜笙簧。
忆昔三条路,居邻数仞墙。
学堂青玉案,彩服紫罗囊。
麟角看成就,龙驹见抑扬。
彀中飞一箭,云际落双鶬。
甸邑叨前列,天台愧后行。
鲤庭传事业,鸡树遂翱翔。
书殿连鳷鹊,神池接凤凰。
追游蒙尚齿,惠好结中肠。
铩翮方抬举,危根易损伤。
一麾怜弃置,五字借恩光。
汝海崆峒秀,溱流芍药芳。
风行能偃草,境静不争桑。
转旆趋关右,颁条匝渭阳。
病吟犹有思,老醉已无狂。
尘满鸿沟道,沙惊白狄乡。
伫闻黄纸诏,促召紫微郎。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译文

清晨,红漆大门缓缓开启,碧绿的梧桐树带着一丝凉意。 你从桔柣而来,书信寄到漆沮水旁。 因为佳句而欢欣鼓舞,情谊深厚,即使是断章残句也珍视。 心满意足地一同欢笑,胜过悦耳的笙簧之乐。 回忆当年,我们同在三条路,居所相邻只有几仞高的墙。 学堂里有青玉案,你穿着华丽的紫罗囊。 期望你像麒麟角一样早日成就,像骏马一样不被埋没。 一箭射出,竟然从云端射落两只鶬鸟。 我忝列于甸邑的前列,在天台山后愧于前行。 希望你传承鲤鱼庭的家业,像鸡树一样自由飞翔。 书殿连接着鳷鹊楼,神池毗邻凤凰池。 追随游玩,承蒙你敬重我的年龄,美好的情谊铭刻在心。 我像折断翅膀的鸟,正要被抬举,又像危险的树根,容易受到损伤。 一次出任地方官职,让我感到被抛弃,你赠送的诗句,字字句句都充满了恩情。 汝海的崆峒山秀美,溱水的芍药花芬芳。 你的德行像风一样,能使草木倾倒,你的治理安静,百姓之间不争桑田。 你调转旗帜前往关右,颁布法令遍及渭水之阳。 我虽然生病吟唱,但心中仍有思绪,年老醉酒,已经没有了狂放。 鸿沟的道路上尘土飞扬,白狄的边境风沙惊扰。 我期待着你被授予黄纸诏书,早日被召回朝廷,成为紫微郎。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注释

  • :酬答,回复。
  • 郑州权舍人:郑州,今河南郑州。权舍人,即权德舆,时任郑州司户参军。舍人,官名,中书舍人。
  • 二十韵:指此诗共二十个韵脚。
  • 朱户:红漆大门,指显贵人家。
  • 碧梧:绿色的梧桐树。
  • 桔柣:古县名,在今河南新郑附近。
  • 漆沮:漆水和沮水,都在陕西。这里指郑州与长安。
  • 抃会:欢快地会意。抃,鼓掌。
  • 断章:残缺的篇章,这里指书信中的只言片语。
  • 惬心:心满意足。
  • 笙簧:古代一种簧管乐器。
  • 三条路:指长安城内的街道。
  • :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八尺。
  • 青玉案:书案的美称。
  • 彩服:华丽的服装。
  • 紫罗囊:用紫色罗织成的书囊。
  • 麟角:麒麟的角,比喻杰出的人才。
  • 龙驹:骏马,比喻有才能的少年。
  • 抑扬:压制,埋没。
  • 彀中:弓箭射程之内。
  • :即苍鹭,一种水鸟。
  • 甸邑:京畿附近的封地。
  • 天台: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
  • 鲤庭:指接受父亲教诲的地方,典出孔鲤。
  • 鸡树:传说中的树木,可以栖息凤凰。
  • 翱翔:自由自在地飞翔。
  • 鳷鹊:鳷鹊楼,汉武帝时在长安所建的楼阁。
  • 凤凰:传说中的神鸟。
  • 尚齿:敬重年龄。
  • 惠好:美好的情谊。
  • 中肠:内心深处。
  • 铩翮:折断的羽毛,比喻受挫。
  • 危根:不稳固的树根,比喻根基不牢。
  • 一麾:一次出任地方官职。
  • 五字:指诗歌,古诗常以五言、七言为主。
  • 恩光:恩惠的光芒。
  • 汝海:汝水和颍水,都在河南。
  • 崆峒:山名,在今甘肃平凉。
  • 溱流:溱水,在河南。
  • 芍药:一种花卉。
  • 偃草:使草木倾倒,比喻以德服人。
  • 争桑:争夺桑田,指百姓之间的争端。
  • :旗帜。
  • 关右:函谷关以西。
  • 颁条:颁布法令。
  • 渭阳:渭水之北。
  • 鸿沟:古运河,在今河南。
  • 白狄:古代北方民族。
  • 黄纸诏:皇帝的诏书,用黄纸书写。
  • 紫微郎:中书省的官员。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讲解

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给权德舆的酬赠诗,表达了对权德舆的深厚情谊和殷切期望。诗中回忆了两人早年的交往,赞扬了权德舆的才华和德行,并表达了对权德舆未来仕途的祝愿。

  • 情感表达:诗歌情感真挚,既有对故友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盼,充满了对权德舆的关心和鼓励。
  • 用典丰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如“麟角”、“龙驹”、“鲤庭”、“鸡树”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 对仗工整:诗歌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体现了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
  • 意象鲜明:诗歌中运用了许多鲜明的意象,如“朱户”、“碧梧”、“麟角”、“龙驹”等,使诗歌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

总而言之,这首诗是一首情真意切、用典丰富、对仗工整的佳作,体现了刘禹锡高超的艺术水平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4b88cba42595846e130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