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林逋的诗>和天竺慈云大师>

和天竺慈云大师,林逋和天竺慈云大师全诗,林逋和天竺慈云大师古诗,和天竺慈云大师翻译,和天竺慈云大师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林逋

林表飞来色,犹怜久卜邻。
沿洄一水路,梦想五天人。
谢绝空园草,沉冥满几尘。
暮云如有得,宁谢寄声频。

和天竺慈云大师译文

树林外飞来的色彩,仍然怜惜我长久在此卜居为邻。沿着曲折的溪流,时常梦想着来自印度的僧人。谢绝了空旷园中的杂草,沉浸在冥想中,书案堆满了灰尘。傍晚的云彩如果有所领会,何必吝啬频频传递我的问候呢?

和天竺慈云大师注释

  • 和: 唱和,以诗词回应。
  • 天竺: 古代印度的名称。
  • 慈云大师: 指来自印度的僧人。
  • 林表: 树林的外面。
  • 卜邻: 选择邻居,这里指居住。
  • 沿洄: 顺流而下,逆流而上,形容水路曲折。
  • 五天: 古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故称“五天”。
  • 谢绝: 推辞,拒绝。
  • 空园: 空旷的园子。
  • 沉冥: 沉思,冥想。
  • 宁谢: 难道要推辞,即“何必吝惜”。
  • 寄声频: 频繁地传递问候。

和天竺慈云大师讲解

这首诗是林逋写给天竺慈云大师的和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印度僧人的敬慕和思念之情。

首联“林表飞来色,犹怜久卜邻”,诗人描写了从树林外飞来的色彩,暗示了慈云大师的到来,并表达了对大师能够与自己为邻的欣喜之情。“犹怜”二字,既是对大师的敬重,也透露出诗人孤寂的心境。

颔联“沿洄一水路,梦想五天人”,诗人想象着慈云大师远道而来,经过曲折的溪流,从遥远的印度来到这里。诗人用“梦想”二字,表达了对大师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颈联“谢绝空园草,沉冥满几尘”,诗人描写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他谢绝了园中的杂草,专注于冥想,以至于书案上积满了灰尘。这表明诗人潜心修行,不问世事,也衬托出他与慈云大师相似的志趣。

尾联“暮云如有得,宁谢寄声频”,诗人希望傍晚的云彩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意,频繁地传递自己的问候。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慈云大师的深切思念,也使诗歌更具韵味。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幽淡远,表达了诗人对慈云大师的敬慕和思念之情,以及对清静隐逸生活的追求。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对自身生活的刻画,情景交融,体现了林逋诗歌的独特风格。

林逋[宋代]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492d133583098a7e5a2f.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