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峤的诗>笛(一作宋之问诗)>

笛(一作宋之问诗),李峤笛(一作宋之问诗)全诗,李峤笛(一作宋之问诗)古诗,笛(一作宋之问诗)翻译,笛(一作宋之问诗)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峤

羌笛写龙声,长吟入夜清。
关山孤月下,来向陇头鸣。
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
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

笛(一作宋之问诗)译文

悠扬的羌笛声如龙吟般动听,在寂静的夜晚,那长长的笛声显得格外清澈。 在孤寂的关山,一轮明月悬挂,笛声传来,飘向遥远的陇头。 笛声随着风,仿佛吹落了梅花,又像是蕴含着春意,使柳色也为之惊艳。 听着这笛声,我不禁想起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回忆起往昔邻里之间的深厚情谊。

笛(一作宋之问诗)注释

  • 羌笛: 中国古代流行于西北地区的管乐器,以竹为材料制成。
  • 龙声: 形容笛声的悠扬动听,有气势。
  • 关山: 指边塞地区的山川,泛指边地。
  • 孤月: 孤独的月亮,烘托出边塞的寂寥气氛。
  • 陇头: 指陇山一带,在今甘肃省境内。
  • 逐吹: 随着风吹。
  • 向子赋: 指晋代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之情。向秀曾与嵇康、吕安为友,嵇康被司马昭杀害后,向秀路过嵇康故居,睹物思人,写下了此赋。
  • 旧邻情: 昔日邻里之间的情谊。

笛(一作宋之问诗)讲解

这首诗以描写羌笛之声为线索,表达了诗人羁旅边塞的思乡怀人之情。首联描写笛声的特点,用“龙声”形容其悠扬动听,用“夜清”烘托其清澈。颔联点明笛声传来的地点和环境,关山孤月,更显边塞的寂寥。颈联则从感觉的角度描写笛声的影响,用“梅花落”、“柳色惊”来形容笛声的动听和感人。尾联由笛声引发思绪,联想到向秀的《思旧赋》,进而回忆起往昔邻里之间的情谊,使情感更加深沉。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情景交融,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作。诗人通过对羌笛声的细致描写,将自己的思乡怀人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李峤[唐代]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481e10f2ef23d651c268.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