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东阳的诗>河灯>

河灯,李东阳河灯全诗,李东阳河灯古诗,河灯翻译,河灯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明代] 李东阳

火里莲花水上开,乱红深绿共徘徊。
纷如列宿时时出,宛似流觞曲曲来。
色界本知空有相,恒河休叹劫成灰。
凭君莫话然犀事,水底鱼龙或见猜。

河灯译文

火焰中绽放的莲花在水面上飘动,鲜艳的红色和深沉的绿色相互映衬,交织徘徊。

河灯繁多,宛如星辰般时隐时现,又像曲水流觞般蜿蜒而来。

从佛家角度来看,一切色相原本就是空幻不实的,不必像恒河一样悲叹终将化为灰烬的命运。

请你不要再提燃犀的故事,免得水底的鱼龙心生猜疑。

河灯注释

  • 河灯: 又称荷灯,是一种民间传统习俗,在水面上放置点燃的灯,多用纸或荷叶制成。
  • 莲花: 佛教中常用来比喻清净、圣洁。
  • 乱红深绿: 形容河灯色彩缤纷,各种颜色相互映衬。
  • 列宿: 星辰。此处形容河灯数量众多,星星点点。
  • 流觞: 古代一种饮酒游戏,将酒杯放在弯曲的水道中,任其漂流,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饮酒。
  • 色界: 佛教用语,指有色物质存在的世界,是“三界”之一。
  • 空有相: 佛教哲学术语,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因此是“空”;但因缘和合所呈现的现象又是存在的,所以是“有”。
  • 恒河: 印度的一条大河,被印度教徒视为圣河。佛教中常用来比喻世事无常。
  • 劫成灰: 指经历漫长的时间后,一切都会化为灰烬。佛教认为世界会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
  • 然犀事: 指晋代温峤燃犀照水的故事。传说温峤用犀角燃烧后照亮水面,能看到水中的妖怪。
  • 鱼龙: 鱼和龙,这里泛指水中的生物。
  • 见猜: 引起怀疑。

河灯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观赏河灯时的感受和思考。

首联写河灯的景象,用“火里莲花水上开”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河灯在水面上摇曳生姿的美丽景象。“乱红深绿共徘徊”则进一步描绘了河灯色彩斑斓,在水面上相互映衬,随波荡漾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

颔联进一步描写河灯的数量之多和形态之美。“纷如列宿时时出”将河灯比作天上的星辰,忽明忽暗,闪烁不定,非常形象。“宛似流觞曲曲来”则将河灯比作古代的流觞游戏,在水中蜿蜒漂流,更增添了一份雅致的情趣。

颈联则从河灯的意象引发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色界本知空有相”从佛家角度出发,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不必过于执着。“恒河休叹劫成灰”则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即使是像恒河这样的大河,最终也会化为灰烬。

尾联则告诫人们不要轻易探究未知的事物。“凭君莫话然犀事,水底鱼龙或见猜”引用燃犀照水的故事,暗示人们不要轻易去揭示事物的真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恐慌。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河灯的景象,又融入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未知事物的敬畏之情。其中也蕴含着一种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李东阳[明代]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45f7976effc3c697a29a.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