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廌的诗>大木山>

大木山,李廌大木山全诗,李廌大木山古诗,大木山翻译,大木山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廌

十洲三神山,广厚蟠地轴。
不知高几寻,沧溟及其麓。
游心如太空,视彼何芥粟。
君家三木山,包裹一握足。
銛锐曰奇锋,坳岩云峻谷。
摄心如蚍蜉,观此乃陵陆。
高庳作九地,何啻战蛮触。
老苏记木山,万里在右蜀。
立之置庭除,屹嶪可映屋。
小大虽相悬,真赝此其族。
因形生强名,等是千岁木。
君家襄城野,绕郭山抱绿。
巍然复岭外,自有真六六。

大木山译文

传说中的十洲和三神山,像广阔的地轴一样盘踞着。 不知它究竟有多高,浩瀚的沧海也只能到达它的山脚。 如果心怀像太空一样广阔,那么看待那些山又算得了什么呢,就像一粒小小的米粒罢了。 你家的三木山,却好像可以一手掌握在手中。 锋利的山峰被称为奇峰,低洼的山谷云雾缭绕显得幽深。 看到它,我感觉自己的心好像一只蚂蚁,而它就像高大的山丘一样。 高高低低的山峰像九层大地一样,与它相比,那些蛮夷之间的争斗又算得了什么呢。 老苏曾经记录过木山,远在万里之外的蜀地。 把它立在庭院里,高耸的样子可以遮蔽房屋。 大小虽然相差悬殊,但真山和假山都是同一族类。 因为形状相似而取了相同的名字,它们都是经历千年的古木所化。 你家的山在襄城郊外,环绕着城郭,青山抱绿水。 那巍峨的山岭之外,自然还有真正的山,多姿多彩,变化无穷。

大木山注释

  • 十洲三神山:古代传说中的仙境,指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
  • 广厚蟠地轴:形容山势广阔雄厚,像支撑天地的地轴一样盘踞着。蟠,盘绕。
  • 不知高几寻:不知道有多高。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 沧溟及其麓:浩瀚的大海只能到达它的山脚。沧溟,大海。麓,山脚。
  • 游心如太空,视彼何芥粟:如果心境像太空一样开阔,那么看待那些山又算得了什么呢,就像一粒米粒一样渺小。芥粟,极小的东西,比喻微不足道。
  • 君家三木山:指朋友家的假山。
  • 包裹一握足:形容假山很小,可以一手掌握。
  • 銛锐曰奇锋:锋利的山峰被称为奇峰。銛(xiān),锋利。
  • 坳岩云峻谷:低洼的山谷云雾缭绕显得幽深。坳(ào)岩,低洼的山岩。
  • 摄心如蚍蜉,观此乃陵陆:看到它,我感觉自己的心好像一只蚂蚁,而它就像高大的山丘一样。蚍蜉(pí fú),蚂蚁。陵陆,高大的山丘。
  • 高庳作九地,何啻战蛮触:高高低低的山峰像九层大地一样,与它相比,那些蛮夷之间的争斗又算得了什么呢。庳(bì),低。九地,指极深的地层。蛮触,古代指蛮夷之间的争斗,比喻微不足道的争端。
  • 老苏记木山,万里在右蜀:老苏,指苏轼。苏轼曾经记载过木山,远在万里之外的蜀地。
  • 立之置庭除,屹嶪可映屋:把它立在庭院里,高耸的样子可以遮蔽房屋。庭除,庭院。屹嶪(yì yè),高耸的样子。映屋,遮蔽房屋。
  • 小大虽相悬,真赝此其族:大小虽然相差悬殊,但真山和假山都是同一族类。赝(yàn),假的。
  • 因形生强名,等是千岁木:因为形状相似而取了相同的名字,它们都是经历千年的古木所化。
  • 君家襄城野,绕郭山抱绿:你家的山在襄城郊外,环绕着城郭,青山抱绿水。襄城,地名。郭,城郭。
  • 巍然复岭外,自有真六六:那巍峨的山岭之外,自然还有真正的山,多姿多彩,变化无穷。六六,指变化无穷。

大木山讲解

这首诗是李廌描写朋友家的假山,并由此引发对真山的感慨之作。诗人先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传说中的神山,衬托出真山的雄伟壮丽。然后笔锋一转,描写朋友家的假山,虽然小巧玲珑,但也颇具形态。诗人通过对假山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真山的赞美。

诗的开头四句,以极度夸张的笔墨描写了传说中的十洲三神山,突出其高大雄伟,与后文对假山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用“游心如太空,视彼何芥粟”一句,表达了自己开阔的胸襟和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情。

中间八句,描写朋友家的假山,虽然小巧,但也具有山峰、山谷等基本形态。诗人用“摄心如蚍蜉,观此乃陵陆”一句,生动地表现了假山在诗人眼中所呈现出的视觉效果。

最后八句,诗人将假山与苏轼所记载的木山联系起来,说明它们都是由木头所化,从而引出对真山的向往。诗人描写襄城郊外的山,环绕城郭,青山抱绿水,赞美了真山的壮丽景色和无穷变化。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描写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真山的热爱。诗中既有对传说中神山的夸张描写,也有对假山的细致刻画,更有对真山的向往和赞美,层次分明,情感真挚。

李廌[宋代]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4302f9fb2f719bdbbf41.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