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罗与之的诗>潇湘道中>

潇湘道中,罗与之潇湘道中全诗,罗与之潇湘道中古诗,潇湘道中翻译,潇湘道中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罗与之

客行适潇湘,凄其岁云晏。
枯梢风骚劳,荒郊漶漫。
摵摵雨声急,皑皑雪花灿。
抽萦泥途深,眇默山堠远。
日莫欲税驾,天末扣孤馆。
米尽甑生尘,薪湿火不暖。
此意对三闾,似结束两重案。
人生如空华,百岁等抹电。
那忍听客尘,日夜苦相煎。
怀安名所败,饱食亲孰显。
茶承古昔训,险阻庸敢惮。
信知有此身,乃是一大患。
愁深不能寐,歌长未及乱。
门前车铎鸣,翰音复号旦。

潇湘道中译文

羁旅行走在潇湘道上,恰逢一年将尽,景色凄凉。枯枝在寒风中摇曳,荒郊野外一片模糊。急促的雨声淅淅沥沥,洁白的雪花闪闪发光。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跋涉,遥远的山路尽头孤零零地立着路标。太阳西沉想要停下车马,天边尽头只有一家孤零零的客栈。米已吃完,甑中积满灰尘,潮湿的柴火难以取暖。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三闾大夫(屈原),就像背负了两桩沉重的案件。人生如同虚幻的空花,百年光阴犹如闪电般短暂。怎能忍受客居他乡的苦闷,日日夜夜饱受煎熬。贪图安逸最终会名声败坏,饱食终日又有哪个亲人会显贵?我继承了古代先贤的教诲,即使道路险阻又怎能畏惧?我确信有了这个身躯,实在是一大祸患。愁绪太深难以入睡,长歌未尽思绪已乱。清晨,门前车铃声响起,雄鸡报晓的声音再次传来。

潇湘道中注释

  • 潇湘:指湖南省境内的潇水和湘水。
  • 岁云晏:一年将尽,岁末。晏,晚。
  • 枯梢:枯萎的树梢。
  • 风骚劳:指在风中摇曳。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这里形容风中摇曳的姿态。
  • 漶漫:模糊不清的样子。
  • 摵摵(sè sè):形容雨声。
  • 皑皑:洁白的样子。
  • 抽萦:曲折缠绕。
  • 泥途:泥泞的道路。
  • 眇默:遥远而寂静。
  • 山堠(hòu):路边的土堆,用作路标。
  • 税驾:停车休息。
  • 孤馆:孤零零的客栈。
  • 甑(zèng):古代蒸食物的炊具。
  • 三闾:指三闾大夫屈原。
  • 结束两重案:比喻身负重担,愁苦不堪。
  • 空华:虚幻的花朵。
  • 抹电:闪电。形容时间短暂。
  • 客尘:客居他乡的劳顿和苦闷。
  • 怀安:贪图安逸。
  • 所败:导致失败的原因。
  • 孰显:谁会显贵。反问,表示没有谁会显贵。
  • 茶:通“荼”,苦。
  • 古昔训:古代的教诲。
  • 庸:岂,难道。
  • 惮(dàn):畏惧。
  • 信知:确实知道。
  • 一大患:极大的忧患。
  • 翰音:指鸡鸣声。翰,鸟羽,这里借指鸡。
  • 号旦:报晓。

潇湘道中讲解

这首诗是作者在潇湘道上旅途中的感怀之作。全诗描绘了岁末旅途的凄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困顿愁苦的心情。

诗的前半部分着重描写旅途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客行适潇湘,凄其岁云晏”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接着,诗人用“枯梢风骚劳,荒郊漶漫”描绘了萧瑟的自然景象。“摵摵雨声急,皑皑雪花灿”则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环境的凄冷。“抽萦泥途深,眇默山堠远”写出了旅途的艰难,道路泥泞,路途遥远。“日莫欲税驾,天末扣孤馆”写出了诗人疲惫的心情和孤寂的处境。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忧思。“米尽甑生尘,薪湿火不暖”进一步描绘了困窘的生活状态。“此意对三闾,似结束两重案”诗人将自己的遭遇与屈原相比,更显出内心的沉重。“人生如空华,百岁等抹电”感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那忍听客尘,日夜苦相煎”则直接抒发了客居他乡的苦闷。“怀安名所败,饱食亲孰显”诗人借古训劝诫自己不要贪图安逸,要有所作为。“茶承古昔训,险阻庸敢惮”表达了诗人继承先贤教诲,不畏艰险的决心。“信知有此身,乃是一大患”诗人从更深层次反思了人生的意义,认为有了这个身躯,便有了种种烦恼和忧患。

最后,诗人以“愁深不能寐,歌长未及乱。门前车铎鸣,翰音复号旦”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虽然愁绪满怀,难以入睡,但清晨的车铃声和鸡鸣声又唤起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种种感受,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罗与之[宋代]

罗与之,字与甫,螺川(今江西吉安县)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本集卷一《下第西归》),遂弃去,浪迹江湖间。其诗为刘克庄称赏。有《雪坡小稿》二卷。罗与之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雪坡小稿》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小集》本(简称江湖集)、顾氏读书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并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3604da0eaa2f41174118.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