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禹锡的诗>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

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全诗,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古诗,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翻译,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禹锡

玉儿已逐金镮葬,翠羽先随秋草萎。
唯见芙蓉含晓露,数行红泪滴清池。

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译文

美丽的孔雀玉儿已经随着它主人的金环一同埋葬,鲜艳的翠羽也先于秋草而凋零枯萎。如今只能看见那芙蓉花含着清晨的露珠,如同美人脸上几行红色的泪痕,滴落在那清澈的池塘里。

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注释

  • 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 这是诗歌的题目。“和”是依韵奉和的意思。“西川李尚书”指李德裕,时任西川节度使。“伤孔雀及薛涛”指李德裕为死去的孔雀玉儿和蜀中名妓薛涛所写的诗歌。“什”指诗篇。
  • 玉儿: 指李德裕所养的孔雀的名字。
  • 金镮(huán): 金色的耳环,这里指孔雀主人(薛涛)的饰物,也代指薛涛。
  • 翠羽: 孔雀翠绿色的羽毛。
  • 芙蓉: 荷花。
  • 晓露: 早晨的露水。
  • 清池: 清澈的池塘。

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讲解

这首诗是刘禹锡依韵奉和李德裕,为死去的孔雀玉儿和薛涛而作的悼亡诗。诗歌通过对孔雀和薛涛之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人香消玉殒的惋惜之情。

首联“玉儿已逐金镮葬,翠羽先随秋草萎”,直接点明孔雀的死亡。“玉儿”是孔雀的名字,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孔雀的喜爱和怜惜。“金镮”代指薛涛,暗示了薛涛也已经去世。 “翠羽先随秋草萎” 则以翠羽的凋零,暗示了孔雀生命的短暂和脆弱,也暗示了薛涛红颜薄命。

颔联“唯见芙蓉含晓露,数行红泪滴清池”,将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诗人看到芙蓉花含着晓露,联想到美人脸上滴落的泪水,用“红泪”来形容芙蓉花上的露珠,既形象生动,又饱含深情。这里的“清池”既指池塘,也象征着诗人清澈的情感。诗人睹物思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

整首诗语言清丽,意象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孔雀和薛涛的惋惜之情,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伤。诗歌将孔雀、薛涛、芙蓉花、露珠等意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凄美哀婉的意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358e922d6da92f8ee6e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