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得仁的诗>病中晨起即事寄场中往还>

病中晨起即事寄场中往还,刘得仁病中晨起即事寄场中往还全诗,刘得仁病中晨起即事寄场中往还古诗,病中晨起即事寄场中往还翻译,病中晨起即事寄场中往还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得仁

昨日离尘里,今朝懒已成。
岂能为久隐,更欲泥浮名。
虚牖晨光白,幽园晓气清。
戴沙寻水去,披雾入林行。
叠叶孤禽在,初阳半树明。
桑麻新雨润,芦荻古波声。
易向田家熟,元于世路生。
病多三径塞,吟苦四邻惊。

病中晨起即事寄场中往还译文

昨天还身处喧嚣尘世,今天就已慵懒倦怠。难道真能长久隐居吗?更想追求那虚幻的浮名。

空旷的窗户透进晨光,一片白亮,幽静的园林中弥漫着清新的晓气。头戴沙巾去寻找水源,披着雾气走进树林。

重叠的树叶间,一只孤单的鸟儿栖息,初升的太阳照亮了半边的树木。

桑树和麻地被新雨滋润,芦苇丛中传来古老的波涛声。

(我)容易熟悉田家的生活,原本就与世俗道路格格不入。

生病后,通往田园的小路也因少人走动而阻塞,苦吟诗歌,却惊扰了四邻。

病中晨起即事寄场中往还注释

  • 尘里:指尘世,喧嚣繁华之地。
  • 懒已成:指因厌倦世事而变得懒散。
  • 岂能:难道能够。
  • 久隐:长久隐居。
  • 泥浮名:追求虚幻的名声。“泥”,拘泥,执着。
  • 虚牖:空旷的窗户。
  • 幽园:幽静的园林。
  • 晓气:早晨的空气。
  • 戴沙:戴着沙巾。
  • 叠叶:重叠的树叶。
  • 孤禽:孤单的鸟儿。
  • 初阳:初升的太阳。
  • 桑麻:泛指农作物。
  • 芦荻:芦苇。
  • 古波声:古老的波涛声,形容芦苇摇曳的声音。
  • 易向:容易接近,容易熟悉。
  • 田家:农家。
  • 元于:原本。
  • 世路:世俗的道路,指官场或追名逐利的道路。
  • 三径:指隐士居住的地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这里指田园小路。
  • 吟苦:苦吟,指诗人努力创作。
  • 四邻惊:指吟诗的声音太大,惊扰了四邻。

病中晨起即事寄场中往还讲解

这首诗是刘得仁在生病期间,早起时所见所感而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厌倦尘世,想要隐居田园的心情,但也流露出对追求功名的留恋。

首联“昨日离尘里,今朝懒已成”写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自身的慵懒状态。诗人昨天还在尘世中奔波,今天就因为厌倦而变得懒散。

颔联“岂能为久隐,更欲泥浮名”表达了诗人矛盾的心情。诗人一方面想要隐居,一方面又想追求功名。这种矛盾的心情,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颈联“虚牖晨光白,幽园晓气清。戴沙寻水去,披雾入林行”描写了诗人早起时所见的景色。诗人戴着沙巾去寻找水源,披着雾气走进树林,这些描写都充满了田园气息。

尾联“叠叶孤禽在,初阳半树明。桑麻新雨润,芦荻古波声”进一步描绘了田园风光。重叠的树叶,孤单的鸟儿,初升的太阳,被新雨滋润的桑麻,以及芦苇丛中传来的波涛声,都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易向田家熟,元于世路生。病多三径塞,吟苦四邻惊”是诗人对自己身世和处境的感叹。诗人容易熟悉田家的生活,原本就与世俗道路格格不入。生病后,通往田园的小路也因少人走动而阻塞,苦吟诗歌,却惊扰了四邻。这些描写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刘得仁[唐代]

刘得仁(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352cf019b1f202e1743a.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