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涉的诗>题宣化寺道光上人居>

题宣化寺道光上人居,李涉题宣化寺道光上人居全诗,李涉题宣化寺道光上人居古诗,题宣化寺道光上人居翻译,题宣化寺道光上人居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涉

二十年前不系身,草堂曾与雪为邻。
常思和尚当时语,衣钵留将与此人。

题宣化寺道光上人居译文

二十年前,我本是无牵无挂的自由之身,曾经居住在简陋的草堂之中,与白雪为伴。我常常想起道光和尚当年说过的话,他要把衣钵留给像我这样的人。

题宣化寺道光上人居注释

  • 宣化寺:寺庙名,位于今地不详。
  • 道光上人:宣化寺的住持,李涉的朋友。上人,佛教对德高望重僧侣的尊称。
  • 不系身:不受世俗牵绊,自由自在的身。系,束缚。
  • 草堂:简陋的房屋。
  • 衣钵:佛教指僧人所穿的袈裟和所用的钵,也用来比喻师父传授的学问或技能。这里指道光上人的佛法和修为。
  • 留将:留给。

题宣化寺道光上人居讲解

这首诗是李涉题写在宣化寺道光上人住所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对道光上人的敬佩之情。

首句“二十年前不系身,草堂曾与雪为邻”,追忆往昔,诗人回忆自己二十年前无拘无束的生活,那时他住在简陋的草堂里,与白雪为伴,生活清苦而自由。这一句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常思和尚当时语,衣钵留将与此人”,转入对道光上人的回忆。诗人常常想起道光上人当年说过的话,上人要把衣钵传给像他这样的人。这表明道光上人对诗人的人品和修行都十分认可,诗人也因此感到荣幸和自豪。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幽淡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光上人的敬佩之情,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虽然短小,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李涉[唐代]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34a370f8581cceeace9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