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白的诗>阳春曲>

阳春曲,李白阳春曲全诗,李白阳春曲古诗,阳春曲翻译,阳春曲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白

芣苡生前径,含桃落小园。
春心自摇荡,百舌更多言。

阳春曲译文

车前草生长在曾经热闹的道路旁,如今已人迹罕至;樱桃从幽静的小园中落下,更显寂寥。春心无端地摇曳不定,内心的愁绪难以排解,而那多嘴的鸟儿,更是不停地喧闹,平添烦闷。

阳春曲注释

  • 芣苡(fú yǐ): 即车前草,生长在路旁,古代常被采集。这里暗示道路的荒凉。
  • 前径: 过去的道路,指曾经热闹的道路。
  • 含桃: 樱桃的别称。
  • 春心: 春天萌动的情思,此处指诗人内心烦乱的情绪。
  • 百舌: 鸟名,善于模仿各种鸟的叫声。这里指吵闹的鸟鸣。
  • 更: 更加。

阳春曲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寂寞。

首联“芣苡生前径,含桃落小园”以景起兴,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写,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芣苡”生于“前径”,暗示道路荒芜,昔日的热闹已不再;“含桃”落于“小园”,则更显幽静冷落。

颔联“春心自摇荡,百舌更多言”直接抒发情感。“春心自摇荡”点明诗人内心的烦乱,这种烦乱并非因春光美好而生,而是因某种失落或感伤而起。“百舌更多言”则以鸟鸣的喧闹反衬内心的寂寞,更添烦闷之感。诗人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物之中,情景交融,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寂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美,情调感伤,体现了李白诗歌中柔婉细腻的一面。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3278057511c1f27e490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