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白的诗>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李白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全诗,李白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古诗,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翻译,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白

送别枯桑下,凋叶落半空。
我行懵道远,尔独知天风。
谁念张仲蔚,还依蒿与蓬。
何时一杯酒,更与李膺同。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译文

在鲁城北郭弯曲的桑树下送别友人,枯萎的桑叶纷纷飘落,洒落半空。我迷茫于前路漫漫,不知何处是归程,唯有你才能领悟这浩荡的天风。有谁还会想起隐士张仲蔚呢?你又要回到那荒野草丛中去了。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相聚,共饮一杯美酒,像当年李膺那样一同品评人物呢?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注释

  • 鲁城:指鲁地城郭,李白漫游之地。
  • 北郭:城北郊外。
  • 曲腰桑:弯曲树干的桑树。
  • 张子:姓张的朋友,将要返回嵩阳。嵩阳,即嵩山南面。
  • 凋叶落半空:形容深秋景象,也暗示离别时的萧瑟气氛。
  • 懵:迷茫,不明方向。
  • 道远:路途遥远。
  • 尔:你。
  • 天风:自然之风,也比喻高远的志向。
  • 张仲蔚:东汉隐士,不愿为官,隐居于蒿莱之间。
  • 蒿与蓬:两种野草,比喻荒野。
  • 李膺:东汉名士,以善于品评人物著称。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讲解

这首诗是李白送别友人张子还嵩阳的作品。诗歌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隐逸之志的敬佩和向往。

首联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和景物。诗人选择在深秋时节,于鲁城北郭的曲腰桑下送别友人,凋零的落叶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暗示了离别时的伤感。

颔联写诗人自己的感受和对友人的赞赏。诗人感到前路迷茫,不知归处,而友人却能领悟“天风”,暗示友人志向高远,不为世俗所累。

颈联用张仲蔚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隐逸之志的向往。诗人将友人比作张仲蔚,暗示友人将要回到山林之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盼。诗人希望将来能够与友人再次相聚,像李膺那样一同品评人物,畅谈理想。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开阔,既表达了送别之情,又体现了诗人对隐逸之士的敬佩和向往,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诗中运用了多个典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加了诗歌的文学性。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407e34c09276174ebcd.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