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骆宾王的诗>北眺舂陵>

北眺舂陵,骆宾王北眺舂陵全诗,骆宾王北眺舂陵古诗,北眺舂陵翻译,北眺舂陵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骆宾王

揽辔疲宵迈,驱马倦晨兴。
既出封泥谷,还过避雨陵。
山行明照上,谿宿密云蒸。
登高徒欲赋,词殚独抚膺。

北眺舂陵译文

我紧握缰绳,在夜色中疲惫地长途跋涉;又驱赶着马匹,在清晨感到倦怠地继续赶路。已经走出了用封泥加固的谷口,又经过了避雨之处舂陵。在山间行进,阳光从上方明亮地照射下来;在溪边住宿,浓密的云雾蒸腾弥漫。登上高处,只是想赋诗抒情,可是才思已经枯竭,只能独自抚摸胸膛,感到无奈。

北眺舂陵注释

  • 揽辔 (lǎn pèi):握住缰绳。辔,驾驭牲口的缰绳。
  • 宵迈 (xiāo mài):夜间行进。宵,夜晚。迈,远行。
  • 封泥谷 (fēng ní gǔ):用封泥封闭的谷口。古代用封泥来封闭重要的地方,防止他人进入。这里指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山谷。
  • 避雨陵 (bì yǔ líng):可以避雨的山陵。陵,大土山。
  • 山行明照上 (shān xíng míng zhào shàng):在山间行走,阳光从上方明亮地照射下来。
  • 谿宿 (xī sù):在溪边住宿。谿,同“溪”。
  • 密云蒸 (mì yún zhēng):浓密的云雾蒸腾弥漫。
  • 词殚 (cí dān):文思枯竭。殚,尽,竭尽。
  • 抚膺 (fǔ yīng):抚摸胸膛。表示感慨、叹息或悲愤。

北眺舂陵讲解

这首诗是骆宾王在旅途中登高望远时所作,描写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以及登高怀古的感慨。

首联“揽辔疲宵迈,驱马倦晨兴”直接点明了旅途的劳累。诗人夜以继日地赶路,握着缰绳在黑夜里疲惫地行进,清晨又驱赶着马匹继续前进,已经感到十分疲倦。这既写出了行程的紧张,也暗示了诗人肩负着某种使命。

颔联“既出封泥谷,还过避雨陵”交代了行进的路线。诗人走出了地势险要的谷口,又经过了可以避雨的山陵。这表明诗人行进的地方地势复杂,也增添了旅途的艰辛感。

颈联“山行明照上,谿宿密云蒸”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在山间行走,阳光从上方明亮地照射下来,而在溪边住宿时,浓密的云雾蒸腾弥漫。这两句诗写景,既表现了山川的壮丽,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苦。

尾联“登高徒欲赋,词殚独抚膺”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感慨。诗人登上高处,想要赋诗抒情,可是文思已经枯竭,只能独自抚摸胸膛,感到无奈。这既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

整首诗语言质朴,描写生动,既写出了旅途的艰辛,也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展现了骆宾王作为一位有抱负的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词殚独抚膺”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复杂情感,令人深思。

骆宾王[唐代]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f272f3e245269629c26.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