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新的诗>青石阻雨>

青石阻雨,李新青石阻雨全诗,李新青石阻雨古诗,青石阻雨翻译,青石阻雨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新

茅屋阴多麦化蛾,西山云重雨流禾。
未闻因也改其乐,解道虞兮奈若何。
身与前村孤堠远,泪随流水一溪多。
文章生世元无力,半岁边城伴枕戈。

青石阻雨译文

茅屋里阴暗潮湿,小麦受潮生出许多蛾子,西山云层厚重,雨水冲刷着田里的庄稼。 不曾听说因为这些变故就改变自己的快乐,就像当年项羽虞姬诀别,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我的处境与前村的孤单烽火台一样偏远,眼泪随着流水,汇成了一条溪流。 我写文章一生都没有力量匡扶社稷,这半年都在边塞的军营里枕着戈矛入睡。

青石阻雨注释

  • 茅屋:简陋的房屋。
  • 阴多:阴暗潮湿。
  • 麦化蛾:小麦受潮生出蛾子。
  • 西山:指诗人所在地的西边的山。
  • 云重:云层厚重。
  • 雨流禾:雨水冲刷着田里的庄稼。流,冲刷。禾,庄稼的通称。
  • 未闻:不曾听说。
  • 因也:因为这些变故。
  • 改其乐:改变自己的快乐。
  • 解道:懂得,知道。
  • 虞兮奈若何:化用项羽《垓下歌》中的句子,意为虞姬啊虞姬,我该拿你怎么办?比喻无可奈何的境地。
  • 前村:前面的村庄。
  • 孤堠:孤单的烽火台。堠,烽火台。
  • 远:偏远。
  • 文章生世:指通过文章来匡扶社稷。生世,济世,匡扶世事。
  • 元无力:本来就没有力量。
  • 半岁边城:在边塞已经半年了。
  • 伴枕戈:枕着戈矛入睡。形容军旅生活的艰苦。

青石阻雨讲解

这首诗是诗人李新在边塞生活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自身无力改变现状的感叹。

首联描写了诗人所处的恶劣环境:茅屋阴暗潮湿,粮食受潮生虫,西山云重下雨,冲刷着农田。这些景象暗示了诗人生活困顿,百姓生活困苦的现实。

颔联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不愿因环境的恶劣而改变自己的快乐,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诗人用项羽虞姬诀别的典故,说明有些事情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只能接受。

颈联描写了诗人自身的处境:远离家乡,孤身一人,只能与孤单的烽火台为伴。眼泪像流水一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无力的感叹。诗人认为自己写文章没有力量匡扶社稷,只能在边塞的军营里枕着戈矛入睡。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悲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对自身命运的悲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全诗意境苍凉,基调低沉,读来令人感伤。

李新[宋代]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e90b5914fe9f7046088.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