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之仪的诗>千秋岁(和人)>

千秋岁(和人),李之仪千秋岁(和人)全诗,李之仪千秋岁(和人)古诗,千秋岁(和人)翻译,千秋岁(和人)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之仪

中秋才过,又是重阳到。
露乍冷,寒将报。
绿香摧渚芰,黄密攒庭草。
人未老。
蓝桥谩促霜砧捣。
照影兰缸晕,破户银蟾小。
樽在眼,从谁倒。
强铺同处被,愁卸欢时帽。
须信道。
狂心未歇情难老。

千秋岁(和人)译文

中秋佳节才刚过去,重阳节又紧接着到来。白露刚过,天气骤然转冷,寒意渐渐逼近。绿色的香气凋零,水边的芰荷被摧残,庭院中茂盛的草也变得枯黄。人还没有老去,却只能徒劳地在蓝桥边催促着捣衣的砧声。灯影映照着,灯光周围泛起光晕,推开窗户,只见一轮银色的月亮已经变得很小了。美酒就在眼前,却不知该与谁对饮。勉强铺开同眠的被子,无奈地摘下欢聚时戴的帽子。一定要相信,我那颗狂放不羁的心尚未平息,情怀也难以衰老。

千秋岁(和人)注释

  • 千秋岁:词牌名。
  • 和人:与人唱和。
  • 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 重阳: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 露乍冷,寒将报:白露时节刚过,寒意将要到来。
  • 渚芰(zhǔ zhì):水边的菱角。
  • 蓝桥:传说中裴航遇仙女云英的地方,后用以指求仙的处所或男女情缘。此处指思念远方之人。
  • 霜砧(shuāng zhēn):在寒冷的季节里用来捶打衣物的砧板。
  • 兰缸(lán gāng):以兰膏为燃料的灯。
  • 银蟾(yín chán):指月亮,因传说月中有蟾蜍。
  • 从谁倒:与谁共饮。
  • 强:勉强。
  • 须信道:一定要相信。
  • 狂心:指不甘衰老、追求理想的心。

千秋岁(和人)讲解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年华虽逝,但壮志未酬、情怀不老的感慨。词的上片描写了节令时序的转换和萧瑟的秋景,表达了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中秋才过,又是重阳到”,点明时节,暗示时光流逝。“露乍冷,寒将报”,写出秋天的寒意,渲染了凄凉的气氛。“绿香摧渚芰,黄密攒庭草”,以景物描写烘托出萧瑟的环境,也暗示了人生的衰老。 “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表明自己虽然年岁渐长,但内心仍然充满活力,不甘心就这样老去,却又无可奈何。

下片进一步抒发词人的情感。“照影兰缸晕,破户银蟾小”,描写了孤独的夜晚,月亮也变得渺小,更加凸显了词人的寂寞。“樽在眼,从谁倒”,美酒当前,却无人共饮,更添愁绪。“强铺同处被,愁卸欢时帽”,即使勉强入睡,也难以排解心中的愁闷。

最后三句“须信道。狂心未歇情难老”,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表明词人虽然年华已逝,但内心仍然充满激情,不甘平庸,壮志未酬的情怀难以消磨。全词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不甘衰老、追求理想的积极心态。

李之仪[宋代]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d0d6578fb94901327c4.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