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之仪的诗>临江仙(咏藏春玉)>

临江仙(咏藏春玉),李之仪临江仙(咏藏春玉)全诗,李之仪临江仙(咏藏春玉)古诗,临江仙(咏藏春玉)翻译,临江仙(咏藏春玉)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之仪

青润奇峰名韫玉,温其质并琼瑶。
中分瀑布写云涛。
双峦呈翠色,气象两相高。
珍重幽人诚好事,绿窗聊助风骚。
寄言俗客莫相嘲。
物轻人意重,千里赠鹅毛。

临江仙(咏藏春玉)译文

青翠润泽的山峰美名叫“韫玉”,它温润的质地可与美玉相媲美。中间一道瀑布,宛如笔墨勾勒出的云涛。两座山峦呈现出青翠的颜色,气象高远,景色雄伟。

珍重这份情谊,隐居之人真是做了件雅致的好事,这藏春玉可为绿窗增添些许风雅情致。奉劝那些庸俗之人不要嘲笑它。东西虽轻,但情意深重,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啊。

临江仙(咏藏春玉)注释

  • 临江仙:词牌名。
  • 青润:青翠润泽。
  • 奇峰:奇异的山峰。
  • 韫玉:蕴藏美玉,形容山峰的美丽和珍贵。
  • 温其质:温润它的质地。
  • 琼瑶:美玉。
  • 中分:中间分开。
  • 瀑布:水从高处流下来,像布一样。
  • 云涛:像云一样的波涛,形容瀑布的气势。
  • 双峦:两座山峦。
  • 呈翠色:呈现出青翠的颜色。
  • 气象:景象。
  • 幽人:隐居之人。
  • 诚好事:真是好事。
  • 绿窗:指居室的窗户。
  • 聊助:稍微帮助。
  • 风骚:指风雅的情致。
  • 寄言:寄语,奉劝。
  • 俗客:庸俗的客人。
  • 相嘲:互相嘲笑。
  • 物轻人意重:东西轻微,但情意深重。
  • 千里赠鹅毛:典故,比喻礼物虽轻,但情意深重。

临江仙(咏藏春玉)讲解

这首《临江仙》词是咏物抒情之作,咏的是“藏春玉”,借物抒发作者的情感。

上阕描写藏春玉的形态和气象。词人首先点明藏春玉的特点:“青润奇峰名韫玉,温其质并琼瑶。”说明藏春玉的颜色青翠润泽,质地温润,可与美玉媲美,奠定了全词赞美的基调。接着,词人描绘藏春玉的景象:“中分瀑布写云涛。双峦呈翠色,气象两相高。”用瀑布比作云涛,用双峦的翠色和高远的气象,展现了藏春玉雄伟壮丽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下阕抒发作者的情感。词人赞美了赠送藏春玉的“幽人”,认为他做了件雅致的好事,这藏春玉可以为隐居之所增添风雅情致。同时,词人奉劝那些庸俗之人不要嘲笑这件礼物,因为“物轻人意重”,礼物虽轻,但情意深重。这里引用了“千里赠鹅毛”的典故,更突出了情意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情谊的珍视。

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以物喻情,表达了作者高雅的情趣和对友谊的珍重,也蕴含着对庸俗之人的讽刺。

李之仪[宋代]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b857207c805e238b106.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