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红暄昼。
占尽人间秀。
怎生图画如何绣。
宜推萧史伴,消得东阳瘦。
垂窄袖。
花前镇忆相携久。
泪裛回纹皱。
好在章台柳。
洞户隔,凭谁叩。
寄声虽有雁,会面难同酒。
无计偶。
萧萧暮雨黄昏后。
大家都搜:
万红暄昼。
占尽人间秀。
怎生图画如何绣。
宜推萧史伴,消得东阳瘦。
垂窄袖。
花前镇忆相携久。
泪裛回纹皱。
好在章台柳。
洞户隔,凭谁叩。
寄声虽有雁,会面难同酒。
无计偶。
萧萧暮雨黄昏后。
千秋岁(再和前意)译文
万紫千红的花朵在白昼里竞相开放,几乎占据了人间所有的美好景色。这样的美景,用图画怎样才能描绘出来,用刺绣又如何能绣制完成呢?这般景象,应该让萧史来陪伴,才能消除东阳太守沈约因思念而日渐消瘦的病容。我垂着窄袖,在花前总是回忆起我们过去相携赏花的时光。泪水沾湿了衣袖上的回纹,让衣纹也皱了起来。幸好还有章台柳,依旧青翠如故。
虽然近在咫尺,却被洞户阻隔,又有谁能为我敲开这扇门呢?寄托思念,只能依靠书信,即便有大雁传书,相见欢饮却难如登天。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默默忍受这萧瑟的暮雨,直到黄昏降临。
千秋岁(再和前意)注释
千秋岁(再和前意)讲解
这首《千秋岁》是李之仪思念爱人的词作。词人通过描写暮春时节的美好景色,反衬自己与爱人分离的痛苦和无奈。上阕着重描写景物,渲染气氛,表达了词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下阕则侧重描写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词人相见无望的惆怅和无奈。
词的上阕,诗人描绘了一幅色彩鲜艳的春日图景。“万红暄昼,占尽人间秀”,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暮春时节花朵盛开的景象,渲染了热闹、美好的气氛。“怎生图画如何绣”,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赞叹,也暗示了这种美好难以用言语表达。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用萧史和东阳瘦两个典故,一方面突出了环境的美好,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自己思念的煎熬。
词的下阕,诗人将笔触转向内心的情感。“泪裛回纹皱。好在章台柳”,诗人描写了自己因思念而流泪的情景,泪水沾湿衣袖,回纹也皱了起来。然而,幸好还有章台柳,依旧青翠如故,这似乎暗示着词人对爱情的希望。“洞户隔,凭谁叩。寄声虽有雁,会面难同酒”,诗人用“洞户隔”表达了两人之间的阻碍,用“凭谁叩”表达了自己渴望相见的迫切心情。即便有大雁传书,也难以实现相见欢饮的愿望,表达了词人深深的无奈。“无计偶。萧萧暮雨黄昏后”,诗人最后以景结情,用萧瑟的暮雨和黄昏的景象,烘托了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也表达了对未来渺茫的希望。
全词情景交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词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深思念,以及相见无望的惆怅和无奈。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a928ad822c00075f895.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