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荒碑断水滨,庙前幽草闭残春。
已将怨泪流斑竹,又感悲风入白蘋,八族未来谁北拱,四凶犹在莫南巡。
九峰相似堪疑处,望见苍梧不见人。
大家都搜:
湘妃庙译文
刘表的荒废石碑断裂在水边,湘妃庙前的幽暗野草掩盖了残春。 她们已经将满怀怨恨的泪水流在了斑竹上,又感受到悲凉的风吹入了白蘋。 八族蛮夷的未来,有谁来拱卫北方呢? 四凶的后裔仍然存在,请不要轻易南巡。 九嶷山的峰峦如此相似,令人疑惑难辨, 遥望苍梧,却始终不见湘妃的踪影。
湘妃庙注释
湘妃庙讲解
这首诗是诗人罗隐凭吊湘妃庙,借古讽今之作。
首联写湘妃庙的破败景象,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刘表的石碑荒废,暗示了王朝的更替和历史的无情。幽草丛生,遮蔽残春,更显凄凉。
颔联进一步描写湘妃的悲情。斑竹的传说和白蘋的意象,都寄托了诗人对湘妃遭遇的同情和哀悼。
颈联笔锋一转,从湘妃的悲剧联想到当时的社会现实。诗人担忧南方少数民族的动乱,以及可能存在的叛乱势力,劝诫统治者不要轻易南巡,以免发生不测。
尾联则回到湘妃庙本身,诗人面对九嶷山峰,遥望苍梧,却不见湘妃的踪影,表达了对历史的追问和对现实的无奈。
全诗寓情于景,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统治者的劝诫。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诗歌。诗中“已将怨泪流斑竹,又感悲风入白蘋”句,写湘妃哭舜,泪洒斑竹,悲风吹入白蘋,语极凄婉,情极悲切,烘托出湘妃庙的凄凉气氛。颈联“八族未来谁北拱,四凶犹在莫南巡”句,由湘妃的悲剧联想到现实政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尾联“九峰相似堪疑处,望见苍梧不见人”句,写诗人遥望苍梧,不见湘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问和对现实的无奈,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a8a15d146a6a68a249e.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