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骆宾王的诗>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

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骆宾王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全诗,骆宾王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古诗,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翻译,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骆宾王

意气坐相亲,关河别故人。
客似秦川上,歌疑易水滨。
塞荒行辨玉,台远尚名轮。
泄井怀边将,寻源重汉臣。
上苑梅花早,御沟杨柳新。
只应持此曲,别作边城春。

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译文

我们意气相投,促膝相谈多么亲切,如今却要在这关山河岳之地与故人分别。 你远行的身影,宛如秦川游侠;你的歌声,又像是当年荆轲在易水河畔高歌送别。 你此行前往塞外荒凉之地,定能像卞和那样识得美玉;你将要去的东台,即使遥远,也一定名声远扬。 人们会怀念你如汉朝汲黯一样正直敢言的边将风范,也敬重你如张骞寻觅水源那样为国为民的精神。 京城上苑的梅花已经早早盛开,御沟边的杨柳也抽出了新芽。 我想你一定会把这首送别之歌带到边塞,让那里也充满春天的气息。

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注释

  • 东台详正学士: 东台,指东台治所,即详正学士将要赴任之地。详正学士,官名。
  • 意气坐相亲: 形容彼此志趣相投,相谈甚欢。
  • 关河: 关隘和河流,指代分别的地点。
  • 秦川: 指关中平原,古为秦国之地,这里代指游侠聚集之地。
  • 易水滨: 易水河边,相传荆轲刺秦王时,在易水河畔与朋友告别,高歌而去。
  • 塞荒: 边塞荒凉之地。
  • 辨玉: 指卞和献玉的故事。《韩非子·和氏》记载,卞和在荆山得到一块璞玉,献给厉王和武王,都被认为是石头,卞和因此被砍去双脚。后来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荆山下痛哭,文王派人剖开璞玉,果然得到宝玉。
  • 轮: 车轮,这里代指名声。
  • 泄井怀边将: 泄井,即汲黯。汉朝大臣,以敢于直言进谏而闻名。这里用汲黯比喻详正学士的正直敢言。
  • 寻源重汉臣: 指张骞出使西域,寻找水源的故事。比喻详正学士为国为民的精神。
  • 上苑: 皇帝的御花园。
  • 御沟: 皇宫中的河道。
  • 边城春: 边塞的春天。

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讲解

这首诗是骆宾王送别友人赴任东台的送别诗。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未来事业的期望。

  • 首联点明送别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 颔联用秦川游侠和易水送别两个典故,赞扬了友人豪迈的气概。
  • 颈联用卞和献玉和张骞寻源两个典故,暗示友人有才能,并且会受到重用。
  • 尾联描写京城春色,并表达了对友人将此春色带到边塞的期望,寓意友人能为边塞带来新的气象。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用典贴切,情景交融,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又包含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诗中蕴含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也要坚持理想,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骆宾王[唐代]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404b9f66165974560e2.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