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迢递敞高楼,露冕吹铙居上头。
春草连天随北望,夕阳浮水共东流。
江田漠漠全吴地,野树苍苍故蒋州。
王粲尚为南郡客,别来何处更销忧。
大家都搜:
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译文
高峻的城楼在遥远的山城中敞开,我戴着官帽,听着军乐,高居楼上。春草遍布天涯,我随之向北远望,夕阳漂浮在水面,一同向东流去。广阔的江边田地,都是吴国的土地,苍翠的郊野树木,是曾经的蒋州。王粲当年还只是南郡的客人,分别之后,我还能在哪里排遣忧愁呢?
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注释
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讲解
这首诗是刘长卿在润州(今江苏镇江)与润州刺史樊泽一同登上城楼时所作的唱和之作。诗歌通过描写登楼远眺所见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客居他乡、怀古伤今的忧愁之情。
首联点明地点和事件,诗人与樊使君一同登上润州城楼。一个“迢递”写出城楼的高峻和地势的偏远,一个“敞”字则写出城楼的开阔气势。“露冕吹铙居上头”一句,则描绘了诗人与樊使君在城楼上宴饮的场景,既显示了地方长官的威仪,也暗示了诗人受到礼遇。
颔联和颈联描写了登楼所见的景色。“春草连天随北望,夕阳浮水共东流”一句,描绘了开阔的视野,春草与天相接,夕阳在江面上漂浮,景象壮阔而富有诗意。其中,“随”和“共”二字,将诗人自身的情感融入景色之中,表达了诗人与自然景物相融合的感受。“江田漠漠全吴地,野树苍苍故蒋州”一句,则将视野从远景拉回近景,描写了润州一带的地理环境,点明了此地曾是吴国的故地,引发了诗人怀古之情。
尾联由景入情,诗人联想到王粲客居南郡的经历,感叹自己如今也是客居他乡,不知在何处才能排遣心中的忧愁。这一句既呼应了诗题中的“和”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在于:一是情景交融,诗人将自身的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使景物更富感染力;二是怀古伤今,诗人通过联想历史人物,抒发了对自身命运的感叹;三是语言自然流畅,诗句简洁明快,读来朗朗上口。全诗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忧愁和对自身命运的感叹,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1ee190ad3f40cf481d4.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