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长卿的诗>龙门八咏 水西渡>

龙门八咏 水西渡,刘长卿龙门八咏 水西渡全诗,刘长卿龙门八咏 水西渡古诗,龙门八咏 水西渡翻译,龙门八咏 水西渡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长卿

伊水摇镜光,纤鳞如不隔。
千龛道傍古,一鸟沙上白。
何事还山云,能留向城客。

龙门八咏 水西渡译文

伊水摇曳生辉,如镜面般明亮,水中细小的鱼鳞都清晰可见,仿佛没有阻隔。道路旁边有许多古老的石窟,一个白色的鸟儿栖息在沙滩上,显得格外醒目。是什么事情让山中的云彩也眷恋不舍,想要挽留那些即将前往城中的游人呢?

龙门八咏 水西渡注释

  • 伊水: 指伊河,发源于河南伏牛山,流经龙门。
  • 摇镜光: 形容伊水水面波光粼粼,像镜子一样反射光芒。
  • 纤鳞: 细小的鱼鳞。
  • 千龛: 指龙门石窟中众多的佛龛。龛,安置佛像的小洞穴。
  • 道傍古: 指石窟位于道路旁边,年代久远。
  • 何事: 什么事情。
  • 还山云: 指本来应该回到山中的云彩。
  • 能留向城客: 想要挽留那些前往城中的游人。

龙门八咏 水西渡讲解

这首诗是刘长卿《龙门八咏》中的一首,描写了水西渡的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伊水清澈、石窟古老、沙鸟洁白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意境。

首联“伊水摇镜光,纤鳞如不隔”描写了伊水的清澈明亮。诗人用“摇镜光”来形容水面的波光,生动形象,又用“纤鳞如不隔”来突出水的清澈程度,使人仿佛能看到水中细小的鱼鳞。

颔联“千龛道傍古,一鸟沙上白”描写了水西渡周边的景物。龙门石窟的佛龛古老而庄严,与沙滩上洁白的鸟儿形成鲜明对比,一古一新,一静一动,更显景色的生机。

颈联“何事还山云,能留向城客”是诗人情感的抒发。诗人设问,是什么让山中的云彩也留恋不舍,想要挽留那些前往城中的游人呢?这实际上是诗人自己对龙门美景的赞叹和不舍之情,也暗示了龙门的美景吸引了众多游人。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龙门山水的热爱之情。诗人通过对伊水、石窟、沙鸟等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还山云”的拟人化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优美、令人流连忘返的氛围。

刘长卿[唐代]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cf85302b2e5fa98b5f2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