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端的诗>问张山人疾>

问张山人疾,李端问张山人疾全诗,李端问张山人疾古诗,问张山人疾翻译,问张山人疾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端

先生沈病意何如,蓬艾门前客转疏。
不见领徒过绛帐,唯闻与婢削丹书。

问张山人疾译文

先生您久病卧床,病情究竟如何?门前杂草丛生,来拜访的客人也越来越稀少了。再也看不到您带领弟子们经过讲堂,只听到您和婢女一起削改丹书。

问张山人疾注释

  • 张山人:指张隐者,作者的朋友,隐居不仕。
  • 沈病:久病,重病。
  • 意何如:病情怎么样,情况如何。
  • 蓬艾:蓬草和艾草,形容居所荒凉。
  • 客转疏:来访的客人越来越少。转,渐渐,越发。疏,疏远,稀少。
  • 领徒:带领弟子。
  • 绛帐:古代设帐授徒,所用帐幔多为红色,故称绛帐,这里指讲堂。
  • 唯闻:只听到。
  • 与婢:和婢女。
  • 削丹书:削改道家的符箓或经书。丹书,道家所用的红色书写的符箓或经书。

问张山人疾讲解

这首诗是李端探问隐居的张山人病情的作品。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病情的关切,以及对其隐居生活的理解和同情。

首联“先生沈病意何如,蓬艾门前客转疏”,直接点明主题,询问张山人的病情,并描写其门庭冷落的景象,暗示友人病重,生活困顿。

颔联“不见领徒过绛帐,唯闻与婢削丹书”,从侧面描写张山人的生活状态。“不见领徒过绛帐”是说过去经常看到张山人带领弟子们去讲学,而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暗示其病情严重,无法继续授课。“唯闻与婢削丹书”则描写了张山人病中仍然潜心修道的情景,也暗示了他隐居生活的清苦。

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通过对张山人病中生活状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以及对隐者生活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人情冷暖的感慨。诗中“蓬艾门前客转疏”一句,也反映了隐居生活的一种常态,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人际关系会逐渐疏远。

李端[唐代]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0a6e15f6b2aac75f6b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