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建勋的诗>阙下偶书寄孙员外>

阙下偶书寄孙员外,李建勋阙下偶书寄孙员外全诗,李建勋阙下偶书寄孙员外古诗,阙下偶书寄孙员外翻译,阙下偶书寄孙员外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建勋

长安驱驰地,贵贱共悠悠。
白日谁相促,劳生自不休。
凤翔双阙晓,蝉噪六街秋。
独有南宫客,时来话钓舟。

阙下偶书寄孙员外译文

在长安这喧嚣奔波之地,无论富贵贫贱都同样过着悠闲的日子。 白昼里有谁在催促我们呢?不过是人们自己不停地操劳罢了。 清晨,在凤翔宫阙前,秋日的蝉鸣响彻六街。 只有我这身在南宫的客人,时常与人谈起垂钓之事,向往那份清闲。

阙下偶书寄孙员外注释

  • 阙下:宫阙之下,指长安。古代宫殿、城门前常建有双阙作为标志。
  • 驱驰:奔走,奔忙。
  • 悠悠:闲适,从容。
  • 白日:指白天,指时光。
  • 相促:催促,催逼。
  • 劳生:辛劳地生活。
  • 凤翔双阙:指长安宫阙。凤翔,传说中的凤凰飞翔之处,常用来指代京都。双阙,指宫殿前左右相对的两个楼观。
  • 蝉噪:蝉鸣。
  • 六街:指长安城中的主要街道。
  • 南宫客:指作者自己。南宫,指尚书省,作者当时在尚书省任职。
  • 钓舟:钓鱼的船,这里指隐逸的生活。

阙下偶书寄孙员外讲解

这首诗是李建勋在长安任职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点明地点和普遍现象。“长安驱驰地,贵贱共悠悠”,道出了长安的特点:这是一个人们为名利奔波的地方,但无论地位高低,最终都过着相似的悠闲日子。这“悠悠”二字,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反思。

颔联进一步抒发情感。“白日谁相促,劳生自不休”,诗人自问自答,并非有人催促,而是人们自己不停地操劳。这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态,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质疑。

颈联描绘了长安的景象。“凤翔双阙晓,蝉噪六街秋”,清晨,在宫阙前,秋日的蝉鸣响彻街道,构成一幅萧瑟而又喧嚣的画面。这既写出了长安的繁华,也暗示了秋日的肃杀之气,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尾联点明主旨。“独有南宫客,时来话钓舟”,诗人表明自己身在官场,却时常与人谈起垂钓之事,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钓舟”二字,是诗人理想的象征,表达了他对自由、清闲生活的渴望。

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长安景象的描写和对自身处境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李建勋[唐代]

李建勋[公元八七二年左右至九五二年]字致尧,广陵人。(全唐诗作陇西人。此从唐才子传)约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卒于周太祖广顺二年,年约八十一岁。少好学能属文,尢工诗。南唐主李昪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之策,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昪元五年,(公元九四一年)放还私第。嗣主璟,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赐号钟山公,年已八十。时宋齐丘隐居洪州西山,建勋常往造谒致敬。后归高安别墅,一夕,无病而终。建勋著有钟山集二十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fa8c38b6cc329453cfc.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