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基的诗>为戴起之题猿鸟图(牧谿书)>

为戴起之题猿鸟图(牧谿书),刘基为戴起之题猿鸟图(牧谿书)全诗,刘基为戴起之题猿鸟图(牧谿书)古诗,为戴起之题猿鸟图(牧谿书)翻译,为戴起之题猿鸟图(牧谿书)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明代] 刘基

巴东之山巫山高,连峰插天关键牢。
中有怀陵簸谷之波涛,藤萝杳冥风怒号。
人迹不到神鬼逃,但见野猿沙鸟群相嘈,聱取百窍摇岩嶅。
此景可闻不可遭,尔何为乎貌以毫毛,嗟哉用心无乃劳。
江盘峡束雷雨昏,崩崖死树缠古根。
玄猿抱儿随白猿,长臂婹袅相攀援。
舔睒谲诡赶腾骞,县柯攫石坠且掀。
上有满月如鹴盆,筼筜桃枝寒自蕃。
嘉实不食凤高翻,但见娥皇女英之泪痕。
势穷险尽原野辟,落日乌鸦绕云黑。
狄花茫茫芦叶赤,前飞鸹鸧后凫鹢。
潇湘洞庭烟水碧,驺虞裛厓无颜色。
还君此画长太息,独立看天泪沾臆。

为戴起之题猿鸟图(牧谿书)译文

巴东的山和巫山巍峨高耸,连绵的山峰插入云天,地势险要而稳固。山中怀陵和簸谷之间波涛汹涌,藤蔓和葛藤幽深昏暗,狂风怒吼。人迹罕至,连神鬼也逃避,只能看见野猿和沙鸟成群地喧闹,抓挠着岩石,摇动着山峰。这样的景象只能耳闻而难以亲历,你为什么要用细微的毫毛来描绘它呢?唉,真是用心良苦啊。

江水蜿蜒,峡谷束缚,雷雨昏沉,崩塌的山崖,枯死的树木,缠绕着古老的树根。黑色的猿猴抱着幼崽跟随着白色的猿猴,长长的手臂轻盈地互相攀援。它们狡黠而怪异,追逐跳跃,抓取悬崖上的树枝,搬动石头,坠落又掀起。山上有圆满的月亮,像黑色的盆子,筼筜竹和桃树的枝条在寒冷中自然生长繁茂。美好的果实不被食用,凤凰高飞而去,只能看见娥皇女英的泪痕。

山势到了尽头,险峻也消失,视野开阔,显露出广阔的原野,夕阳西下,乌鸦绕着乌云盘旋,一片昏暗。荻花茫茫,芦苇叶红艳艳,前面飞的是鸹鸧,后面跟着的是凫鹢。潇湘和洞庭湖烟波浩渺,水色碧绿,就连象征祥瑞的驺虞,在这山水面前也黯然失色。将这幅画还给你,我只能长长地叹息,独自仰望天空,眼泪沾湿了胸襟。

为戴起之题猿鸟图(牧谿书)注释

  • 戴起之:人名,画作收藏者。
  • 牧谿:南宋画家,擅长山水、人物、花鸟,画风粗犷豪放。
  • 巴东、巫山:地名,均位于长江三峡地区。
  • 怀陵、簸谷:山名,位于巴东巫山一带。
  • 杳冥:幽深昏暗。
  • 聱取:抓挠。
  • 岩嶅(áo):山峰。
  • 貌以毫毛:用细微的笔触描绘。
  • 江盘峡束:江水蜿蜒,峡谷束缚。
  • 婹袅(yāo niǎo):轻盈柔美的样子。
  • 舔睒(tiǎn shǎn):形容猿猴狡猾的样子。
  • 谲诡(jué guǐ):奇异怪诞。
  • 腾骞(téng qiān):跳跃飞腾。
  • 县柯:悬崖上的树枝。
  • 鹴(shuāng)盆:黑色的盆子。鹴,黑色。
  • 筼筜(yún dāng):竹子的名称。
  • 嘉实:美好的果实。
  • 凤高翻:凤凰高飞而去。
  • 娥皇女英:传说中尧的两个女儿,舜的妃子,舜死后,二人哭于湘江,泪染竹成斑,后投湘江而死。
  • 狄花:荻花。
  • 鸹鸧(guā cāng):一种水鸟。
  • 凫鹢(fú yì):两种水鸟。
  • 潇湘、洞庭:均为湖泊名,位于湖南境内。
  • 驺虞(zōu yú):古代传说中的瑞兽,白色,不食活物。
  • 裛(yì)厓:沾湿山崖,形容水气弥漫。
  • 颜色:指光彩,这里指景色。
  • 泪沾臆(yì):眼泪沾湿胸襟。

为戴起之题猿鸟图(牧谿书)讲解

这首诗是刘基题写在牧谿所画《猿鸟图》上的。诗歌通过对猿鸟生活环境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自身处境的感叹。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巴东巫山一带险峻而荒凉的自然环境。诗人用“连峰插天”、“藤萝杳冥”、“人迹不到”、“神鬼逃”等词语,渲染了一种令人惊惧的气氛。猿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更显得孤寂和无助。诗人感叹牧谿将如此难以亲历的景象描绘出来,实在是“用心无乃劳”。

诗的后半部分则进一步描绘了猿猴的生活状态和环境特点。“玄猿抱儿随白猿,长臂婹袅相攀援”,展现了猿猴之间互相依存的亲情。而“舔睒谲诡赶腾骞,县柯攫石坠且掀”则描绘了猿猴的狡猾和灵动。诗人还将自然景色与历史典故相结合,“上有满月如鹴盆”与“但见娥皇女英之泪痕”形成对比,更增添了诗歌的意境。

最后,诗人笔锋一转,写到“势穷险尽原野辟”,眼前豁然开朗,但落日乌鸦,狄花芦叶,依旧给人一种萧瑟之感。“潇湘洞庭烟水碧,驺虞裛厓无颜色”,即使是象征祥瑞的驺虞,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失去了光彩。诗人最终只能长叹一声,泪洒衣襟,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自身命运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猿鸟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自身命运的感叹。诗歌语言生动形象,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历史典故相结合,使得诗歌更具有文化内涵。

刘基[明代]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fa1f8a56cb72fc242c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