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峤的诗>>

露,李峤露全诗,李峤露古诗,露翻译,露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露

[唐代] 李峤

滴沥明花苑,葳蕤泫竹丛。
玉垂丹棘上,珠湛绿荷中。
夜警千年鹤,朝零七月风。
愿凝仙掌内,长奉未央宫。

露译文

晶莹的露珠滴落在鲜花盛开的庭院,茂盛的竹林也挂满了露水。 露珠垂挂在红色的酸枣树上,像玉一样;浸润在碧绿的荷叶中,像珍珠一样。 夜晚,露珠惊醒了栖息千年的仙鹤;早晨,露珠在七月的秋风中消散。 我希望这些露珠能够凝结在仙人的承露盘中,永远供奉在未央宫里。

露注释

  • 滴沥:水滴落下的样子。
  • 明花苑:鲜花盛开的庭院。
  • 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的样子。
  • 泫(xuàn):露珠垂滴的样子。
  • 丹棘(jí):红色的酸枣树。
  • 湛(zhàn):浸润,沾湿。
  • 绿荷:碧绿的荷叶。
  • 夜警:夜晚惊醒。
  • 千年鹤:传说中的仙鹤,寿命很长。
  • 朝零:早晨消散。零,落下,引申为消散。
  • 七月风:指秋风。
  • 愿凝:希望凝结。
  • 仙掌:传说中仙人承露的铜盘,也叫承露盘,多置于宫廷中。
  • 未央宫:汉代的宫殿名,在长安(今西安)西北。这里代指皇宫。

露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露珠晶莹剔透、润泽万物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能够重视贤才、任用贤能的愿望。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露珠的形态和所在。露珠滴落在鲜花和竹林中,晶莹剔透,给花草树木增添了生机。诗人用“玉垂”、“珠湛”两个比喻,将露珠比作玉和珍珠,更加突出了露珠的珍贵和美丽。

中间两句描写了露珠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露珠惊醒了仙鹤,又在秋风中消散,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诗人希望露珠能够凝结在仙人的承露盘中,永远供奉在皇宫里。这是一种比兴手法,诗人将自己比作露珠,希望能够为朝廷所用,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也暗含着对统治者的劝谏,希望他们能够像搜集露水一样搜集贤才,治理国家。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象优美,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关心国家的情感。

李峤[唐代]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f878f3d2d0c2508d37b.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