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卢纶的诗>洛阳早春忆吉中孚校书 司空曙主簿因寄清江上人>

洛阳早春忆吉中孚校书 司空曙主簿因寄清江上人,卢纶洛阳早春忆吉中孚校书 司空曙主簿因寄清江上人全诗,卢纶洛阳早春忆吉中孚校书 司空曙主簿因寄清江上人古诗,洛阳早春忆吉中孚校书 司空曙主簿因寄清江上人翻译,洛阳早春忆吉中孚校书 司空曙主簿因寄清江上人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卢纶

值迥逢高驻马频,雪晴闲看洛阳春。
莺声报远同芳信,柳色邀欢似故人。
酒貌昔将花共艳,鬓毛今与草争新。
年来百事皆无绪,唯与汤师结净因。

洛阳早春忆吉中孚校书 司空曙主簿因寄清江上人译文

地势高迥,我不禁频频驻马远望,雪后初晴,悠闲地欣赏洛阳的早春景色。黄莺清脆的叫声,带着远方的消息,和百花一同传递春天的信息,嫩绿的柳色,热情地招引游人,好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往昔饮酒时,我的容貌曾与鲜花争艳,如今鬓发斑白,却要与春草比试谁更显得年轻。这一年来,我百事无成,心情烦闷,只有与汤师父结下了清净的佛缘,聊以慰藉。

洛阳早春忆吉中孚校书 司空曙主簿因寄清江上人注释

  • 吉中孚校书、司空曙主簿:都是诗人的朋友,在洛阳做官。校书,指秘书省的校书郎。主簿,指地方官府的主簿。
  • 清江上人:指一位在清江修行的僧人,可能是诗人的朋友,也可能是吉中孚、司空曙的朋友。
  • 值迥逢高:走到地势高远的地方。迥,远。
  • 酒貌昔将花共艳:回忆过去饮酒时的容貌曾与花朵比美。
  • 鬓毛今与草争新:如今鬓发斑白,却要与春草比试谁更显得年轻。
  • 汤师:指一位僧人。
  • 净因:佛教用语,指清净的因缘,与尘世烦恼相对。

洛阳早春忆吉中孚校书 司空曙主簿因寄清江上人讲解

这首诗是卢纶在早春时节于洛阳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自己仕途失意、年华老去的感慨。

首联写诗人驻马远望,欣赏洛阳早春的景色。“值迥逢高驻马频”写出诗人行至高处,视野开阔,因此频频驻足观赏。“雪晴闲看洛阳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诗人悠闲的心情。雪后初晴,景色更加明媚动人,诗人也因此放慢脚步,尽情欣赏这美好的春景。

颔联以莺声柳色来烘托春意,并借景抒情。“莺声报远同芳信”写黄莺的叫声,传递着远方的消息,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柳色邀欢似故人”则将柳树人格化,写柳树以嫩绿的颜色招引游人,如同老朋友般热情。

颈联回忆往昔,感叹今昔对比。“酒貌昔将花共艳”回忆过去饮酒时的容貌曾与花朵比美,可见诗人年轻时意气风发。“鬓毛今与草争新”则写如今鬓发斑白,却要与春草比试谁更显得年轻,流露出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不甘。

尾联写诗人百事无成,只有与僧人结下了佛缘。“年来百事皆无绪”写诗人这一年来诸事不顺,心情烦闷。“唯与汤师结净因”则写诗人与汤师父结下了清净的佛缘,希望能够在佛法中寻求慰藉。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自己仕途失意、年华老去的感慨。诗中既有对美好春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情感真挚动人。

卢纶[唐代]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d6901e6c0c84f29330d.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