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廌的诗>社日书怀>

社日书怀,李廌社日书怀全诗,李廌社日书怀古诗,社日书怀翻译,社日书怀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廌

社公沐发望年丰,岂谓雨余仍苦风。
未报田间禾颖秀,但惊堂上燕巢空。
里人分胙祈微福,稚子爬沟拟乞聪。
老病不知秋过半,谩刍新酿要治聋。

社日书怀译文

社日里,人们为社公沐浴,祈盼丰收,谁料想雨后依旧狂风肆虐。 田野里的稻穗是否饱满尚未可知,却已担心屋檐下的燕子窝空空荡荡。 乡邻们分食祭祀用的肉,祈求一点点福运,孩子们在水沟边爬行,希望变得聪慧。 年老多病,不知不觉已是深秋,只能用新酿的酒来治疗我的耳聋。

社日书怀注释

  • 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 社公:土地神。
  • 沐发:给神像洗头,表示尊敬。
  • 望年丰:盼望丰收。
  • 岂谓:哪里想到。
  • 雨余:雨后。
  • 禾颖:稻穗。
  • 燕巢空:燕子窝空了,指燕子迁徙,也暗含萧瑟之意。
  • 里人:乡邻。
  • 分胙(zuò):分食祭祀用的肉。
  • 祈微福:祈求一点点福运。
  • 稚子:年幼的孩子。
  • 爬沟:在水沟边爬行。
  • 拟乞聪:希望变得聪慧。古人认为从社庙前的沟渠里取水洗浴可以使人聪明。
  • 谩刍(mán chú):徒然,空自。刍,指粗劣的酒。这里指用新酿的酒。
  • 治聋:治疗耳聋。

社日书怀讲解

这首诗是李廌在社日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和自身境遇的担忧。社日是古代重要的节日,人们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然而,诗人看到的却是雨后狂风,田间收成未卜,燕子离巢,呈现出一派萧瑟景象。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社日的景象,但却充满了不安。诗人一方面希望年成丰收,一方面又担心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燕巢空,既是实景描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漂泊感。

中间四句描写了社日里的民俗活动。乡邻分食祭肉,祈求福运,孩子们爬沟乞聪,充满了生活气息。但这些民俗活动,也反衬出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希望的愿望。

最后两句,诗人将笔触转向自身。年老多病,不知不觉已是深秋,只能用新酿的酒来治疗耳聋。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的衰老和病痛,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自嘲。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叹。诗中既有对丰收的期盼,也有对自然灾害的担忧;既有对民俗活动的描写,也有对自身境遇的感叹,表达了复杂而深刻的思想感情。

李廌[宋代]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d38b24c7924b52f8c81.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