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白的诗>赠别郑判官>

赠别郑判官,李白赠别郑判官全诗,李白赠别郑判官古诗,赠别郑判官翻译,赠别郑判官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白

窜逐勿复哀,惭君问寒灰。
浮云本无意,吹落章华台。
远别泪空尽,长愁心已摧。
二年吟泽畔,憔悴几时回。

赠别郑判官译文

不必再为我被流放而悲哀,惭愧您还来慰问我这心如死灰之人。 我本像浮云一样本无意飘荡,却被吹落到了章华台。 遥远的离别眼泪已经流尽,长久的忧愁让我的心已经摧毁。 流落在水边吟唱已经两年,我这憔悴的容颜何时才能恢复?

赠别郑判官注释

  • 赠别:临别赠诗。
  • 郑判官:郑姓的判官。判官是唐代地方官的属吏。
  • 窜逐:流放,被贬谪。李白曾因参与永王李璘的叛乱而被流放。
  • 勿复哀:不要再悲哀。复,再。
  • 惭君问寒灰:惭愧您还来慰问我这心如死灰之人。寒灰,指心如死灰,形容意志消沉。
  • 浮云本无意:比喻自己本无意于功名利禄。
  • 吹落章华台:章华台,春秋时楚灵王所建的宫殿,后用以比喻繁华的场所。这里指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
  • 远别泪空尽:遥远的离别眼泪已经流尽。
  • 长愁心已摧:长久的忧愁让我的心已经摧毁。
  • 吟泽畔:在水边吟唱。泽畔,水边。屈原被流放后,曾在泽畔吟唱。
  • 憔悴:形容人瘦弱,脸色不好。
  • 几时回:何时才能恢复?

赠别郑判官讲解

这首诗是李白在被流放期间赠别郑判官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被流放后的悲凉和无奈,以及对前途的茫然。

首联“窜逐勿复哀,惭君问寒灰”,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再为自己的遭遇悲哀,并对自己被贬谪的境遇感到惭愧。这句诗表现了诗人遭受打击后的颓丧心情,但同时也暗示了他不甘沉沦的内心。

颔联“浮云本无意,吹落章华台”,诗人用“浮云”自比,表明自己本无意追求功名利禄,却被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这两句诗是全诗的关键,既解释了诗人被流放的原因,又表达了他对政治的厌倦。

颈联“远别泪空尽,长愁心已摧”,诗人描写了自己因长期流放而产生的痛苦和绝望。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悲伤,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

尾联“二年吟泽畔,憔悴几时回”,诗人回顾了自己被流放两年的生活,并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这两句诗既是对自己命运的感叹,也是对未来的期盼,表现了诗人复杂而矛盾的心情。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感情真挚,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特点。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cba454d44aa7c7e4c51.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