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群玉的诗>留别马使君>

留别马使君,李群玉留别马使君全诗,李群玉留别马使君古诗,留别马使君翻译,留别马使君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群玉

俱来海上叹烟波,君佩银鱼我触罗。
蜀国才微甘放荡,专城年少岂蹉跎。
应怜旅梦千重思,共怆离心一曲歌。
唯有管弦知客意,分明吹出感恩多。

留别马使君译文

我们一同来到海边,感叹茫茫烟波,你佩戴着银鱼符,我却只能以触罗为生。我才华平庸,甘愿放浪形骸于蜀地,而你正值青春年少,治理一城,怎能虚度光阴?想必你会怜惜我这羁旅之梦,思绪万千,我们共同悲伤这离别之情,唱着一曲离歌。只有这管弦乐器最能理解我的心意,分明吹奏出我对你无限的感恩之情。

留别马使君注释

  • 留别: 临别赠言。
  • 马使君: 指马某,任某地的行政长官(使君)。
  • 俱来: 一同来到。
  • 海上: 指海边,泛指远离京城的地方。
  • 烟波: 烟雾笼罩的水面,形容水面广阔。
  • 银鱼: 古代官员佩戴的饰物,用以表明身份。此指马使君身居要职。
  • 触罗: 一种捕鱼工具,这里代指渔民的生活。也可能指一种丝织品,表示生活贫困。
  • 蜀国: 指四川一带,李群玉当时在蜀地。
  • 才微: 才华平庸。
  • 放荡: 放纵不羁,不受约束。
  • 专城: 治理一城,指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 蹉跎: 虚度光阴。
  • 旅梦: 羁旅之梦,指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情。
  • 千重思: 极多的思绪。
  • 离心: 离别的心情。
  • 管弦: 管乐器和弦乐器,这里指音乐。
  • 客意: 客人的心意,这里指作者的心意。

留别马使君讲解

这首诗是李群玉临别赠给马使君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马使君的惜别之情,以及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首联点明了两人相遇的地点和各自的处境。诗人用“银鱼”和“触罗”对比,暗示了两人身份地位的悬殊。颔联进一步说明了两人不同的选择。诗人自谦才华平庸,甘愿隐居蜀地,而马使君则年少有为,肩负重任。颈联转为描写离别时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马使君的思念和对自身漂泊的无奈。尾联则以乐声来烘托气氛,表达了诗人对马使君的感激之情。

全诗语言流畅,感情真挚,运用了对比、衬托等多种手法,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又有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前程似锦的祝愿。诗中“蜀国才微甘放荡,专城年少岂蹉跎”一句,既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叹息,也是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期盼。

李群玉[唐代]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ab6e739a4d086383128.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