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卢纶的诗>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卢纶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全诗,卢纶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古诗,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翻译,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卢纶

玉干一寻馀,苔花锦不如。
劲堪和醉倚,轻好向空书。
采拂稽山曲,因依释氏居。
方辰将独步,岂与此君疏。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译文

这斑竹杖长约一寻有余,杖身上的苔藓花纹比锦绣还要美丽。它坚劲的品质足以支撑我醉酒后的身躯,轻盈的体态也便于我在空中随意挥舞书写。此杖采自稽山深处,曾经依伴在佛寺禅房之中。我将要独自拄着它漫步天下,怎能与这君子般的朋友疏远呢?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注释

  •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 这是题目的全称,意思是酬和徐法曹赠送崔洛阳斑竹杖并以诗歌表达心意。和,应和,酬答。法曹,官名。斑竹杖,用斑竹制成的拐杖。
  • 玉干: 形容斑竹杖的质地如玉一般。干,指竹杖的主体部分。
  • 一寻馀: 形容竹杖的长度。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馀,表示超过。
  • 苔花: 指竹杖上的苔藓花纹。
  • 锦不如: 比锦绣还要美丽。
  • 劲堪和醉倚: 坚劲的品质足以支撑醉酒的身躯。堪,可以,能够。
  • 轻好向空书: 轻盈的体态便于在空中随意书写。
  • 采拂稽山曲: 指竹杖采自稽山深处。采,取。拂,拂拭。稽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
  • 因依释氏居: 曾经依伴在佛寺禅房之中。因依,依傍,靠近。释氏,指佛教。
  • 方辰将独步: 将要独自拄着它漫步天下。方辰,指未来的日子。
  • 岂与此君疏: 怎能与这君子般的朋友疏远呢?此君,竹的代称,古人常以竹比喻君子。疏,疏远。

和徐法曹赠崔洛阳斑竹杖以诗见答讲解

这首诗是卢纶酬和友人赠送斑竹杖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斑竹杖的喜爱以及与竹杖之间深厚的情谊。

诗歌首先描写了斑竹杖的外形特征。“玉干一寻馀,苔花锦不如”,诗人用“玉干”形容竹杖的质地,又用“苔花锦不如”来赞美竹杖身上的苔藓花纹,可见诗人对竹杖的喜爱之情。

接着,诗人描写了竹杖的实用价值。“劲堪和醉倚,轻好向空书”,竹杖既能支撑醉酒的身躯,又能用于在空中随意书写,表现了竹杖的实用性。

随后,诗人追溯了竹杖的来历。“采拂稽山曲,因依释氏居”,诗人点明竹杖采自稽山深处,曾经依伴在佛寺禅房之中,更增添了竹杖的文化内涵。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竹杖的珍惜之情。“方辰将独步,岂与此君疏”,诗人表示将要独自拄着竹杖漫步天下,绝不会与这君子般的朋友疏远,表达了诗人对竹杖的珍爱以及对君子品格的向往。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描写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斑竹杖的喜爱之情,也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将竹比作君子,也表达了诗人对君子品格的追求。

卢纶[唐代]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815e0cb665444b0f58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