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罗与之的诗>此悟>

此悟,罗与之此悟全诗,罗与之此悟古诗,此悟翻译,此悟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罗与之

遑遑偶偶亦堪悲,桀死尧生毕竟齐。
空羡驼峰烹翠釜,漫思鲈脍拌金齏。
荣华代谢看荆棘,今古推迁望涧溪。
造化密移於此悟,长歌拾穗任天倪。

此悟译文

奔波劳碌,安逸闲适,都同样令人悲伤,暴君桀的死亡与圣君尧的出生,最终归于一致。徒然羡慕烹煮驼峰的华丽大锅,白白思念用金齏拌鲈鱼片的美味佳肴。荣华富贵如荆棘般更替消亡,古往今来的变迁就像山涧溪流一样奔腾不息。大自然的悄然变化就在这里领悟,高歌一曲,随意拾取遗落的麦穗,顺应自然规律。

此悟注释

  • 遑遑:奔波劳碌的样子。
  • 偶偶:安逸闲适的样子。
  • 桀:夏朝的暴君。
  • 尧:传说中的圣君。
  • 翠釜:用翡翠装饰的锅,形容华丽。
  • 金齏(jī):用黄金做的切菜板切成的肉酱,形容珍贵。
  • 代谢:更替消亡。
  • 荆棘:带刺的植物,比喻衰败荒凉的景象。
  • 天倪:指自然的分界、自然规律。倪,边际,界限。

此悟讲解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人从人生的不同境遇(奔波与安逸)、历史人物的结局(暴君与圣君)入手,指出无论境遇如何,最终都归于虚无。进而,诗人通过对奢华生活和历史变迁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世事无常、荣华易逝的道理。

诗中“空羡驼峰烹翠釜,漫思鲈脍拌金齏”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这些美好事物终将成为过眼云烟。“荣华代谢看荆棘,今古推迁望涧溪”则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历史的必然规律。

最后,诗人以“造化密移於此悟,长歌拾穗任天倪”作结,表明自己已经领悟了自然变化的奥秘,从而能够以一种超脱的态度面对人生,顺应自然规律,不再执着于外在的得失荣辱。全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罗与之[宋代]

罗与之,字与甫,螺川(今江西吉安县)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本集卷一《下第西归》),遂弃去,浪迹江湖间。其诗为刘克庄称赏。有《雪坡小稿》二卷。罗与之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雪坡小稿》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小集》本(简称江湖集)、顾氏读书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并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782a46f56a772dbe2f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