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绅的诗>回望馆娃故宫>

回望馆娃故宫,李绅回望馆娃故宫全诗,李绅回望馆娃故宫古诗,回望馆娃故宫翻译,回望馆娃故宫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绅

江云断续草绵连,云隔秋波树覆烟。
飘雪荻花铺涨渚,变霜枫叶卷平田。
雀愁化水喧斜日,鸿怨惊风叫暮天。
因问馆娃何所恨,破吴红脸尚开莲。

回望馆娃故宫译文

江上的云彩时断时续,绵延的衰草连接着远方。秋水被云雾遮隔,树木笼罩在烟霭之中。荻花如雪,铺满了涨水的沙洲,枫叶经霜,卷曲在平展的田野上。麻雀悲鸣着,似乎要化为水中的蛤蜊,在夕阳斜照中喧闹不已。大雁哀怨地鸣叫着,被惊起的它们在狂风呼啸的傍晚天空中悲鸣。我于是询问馆娃宫中的西施,究竟有什么样的遗恨,以至于吴国覆灭之后,她美丽的容颜依旧幻化成盛开的莲花。

回望馆娃故宫注释

  • 馆娃故宫: 指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遗址。
  • 江云断续草绵连: 江上的云彩时断时续,衰草绵延不绝,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荒凉。
  • 秋波: 秋天的水波,这里指西施美丽的眼波。
  • 覆烟: 笼罩在烟霭之中。
  • 荻花: 一种秋季开花的草本植物,花白色,像雪一样。
  • 涨渚: 涨水的沙洲。
  • 雀愁化水喧斜日: 典故出自《淮南子·精神训》,传说雀入水化为蛤蜊。这里用以形容一种变异和衰败的景象。
  • 鸿怨: 大雁哀怨的叫声。
  • 暮天: 傍晚的天空。
  • 馆娃: 指西施,馆娃宫是她居住的地方。
  • 破吴红脸尚开莲: 指吴国灭亡后,西施的美丽容颜依旧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如同盛开的莲花一样。

回望馆娃故宫讲解

这首诗是诗人李绅游览馆娃宫遗址时所作,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西施命运的感慨。

首联描绘了馆娃宫遗址的荒凉景象,江云断续,衰草绵延,暗示着昔日的繁华已经逝去,只剩下无尽的荒凉。

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荒凉的气氛。秋水被云雾遮隔,树木笼罩在烟霭之中,荻花如雪,枫叶经霜,麻雀悲鸣,大雁哀叫,一切都显得凄凉而悲伤。这些景物描写,不仅烘托了环境的氛围,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

尾联是诗人情感的集中爆发。诗人直接向西施发问,询问她究竟有什么样的遗恨,以至于吴国灭亡之后,她的美丽容颜依旧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里,诗人将西施的美丽与吴国的灭亡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红颜祸水的批判,也寄托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全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将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红颜祸水的批判和对历史的反思,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李绅[唐代]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76cd0cd6cc6a1a5a114.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