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白的诗>白鸠辞(一作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

白鸠辞(一作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李白白鸠辞(一作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全诗,李白白鸠辞(一作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古诗,白鸠辞(一作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翻译,白鸠辞(一作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白

铿鸣钟,考朗鼓。
歌白鸠,引拂舞。
白鸠之白谁与邻,霜衣雪襟诚可珍。
含哺七子能平均。
食不噎,性安驯。
首农政,鸣阳春。
天子刻玉杖,镂形赐耆人。
白鹭之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
阙五德,无司晨,胡为啄我葭下之紫鳞。
鹰鹯雕鹗,贪而好杀。
凤凰虽大圣,不愿以为臣。

白鸠辞(一作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译文

敲响洪亮的钟,敲击明亮的鼓。歌唱洁白的白鸠,引导拂舞翩翩起舞。

白鸠的洁白有谁能与之相比?它那像霜一样的羽毛,雪一样的胸襟,实在是珍贵。它口含食物喂养七只小鸟,能够平均分配。

它吃东西不哽咽,性情安定温顺。它首先关注农事,在春天鸣叫。

天子刻着玉杖,雕刻着白鸠的形象,赐给年老的贤人。

白鹭的洁白并非纯真,外表洁白而内心不仁。

缺少五德,不能司晨报晓,为什么要啄食我芦苇下的紫色鱼鳞?

老鹰、鹯、雕、鹗,贪婪又喜好杀戮。凤凰即使再伟大圣明,也不愿意把它们当作臣子。

白鸠辞(一作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注释

  • 铿(kēng):形容钟声洪亮。
  • 考朗鼓:敲击明亮的鼓。考,敲击。朗,明亮。
  • 白鸠:白色的鸠鸟,象征吉祥、仁义。
  • 拂舞:一种舞蹈,舞者手持拂尘。
  • 霜衣雪襟:形容白鸠羽毛的洁白,像霜一样的羽毛,雪一样的胸襟。襟,衣襟。
  • 含哺七子:口含食物喂养七只小鸟。哺,喂食。
  • 平均:公平分配。
  • 噎(yē):食物堵住嗓子。
  • 安驯(xún):安定温顺。
  • 首农政:首先关注农事。
  • 阳春:指春天。
  • 刻玉杖:在玉杖上雕刻图案。
  • 耆(qí)人:年老有德之人。
  • 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
  • 匪仁:不仁义。
  • 阙(quē):缺少。
  • 五德:指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五种德行。
  • 司晨:指雄鸡报晓。
  • 胡为:为什么。
  • 葭(jiā)下:芦苇下面。
  • 紫鳞:指紫色的鱼鳞,代指鱼。
  • 鹰鹯(zhān)雕鹗(è):指各种凶猛的鸟类。鹯,一种猛禽。鹗,一种凶猛的鸟。
  •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 圣:圣明。

白鸠辞(一作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讲解

这首诗以白鸠为歌咏对象,赞美了白鸠的洁白、仁义、驯良等美德,同时对比讽刺了白鹭的虚伪、凶猛鸟类的残暴。

诗歌首先描绘了歌舞的场景,引出白鸠,并极力赞美其外表的洁白和内在的美德,如喂养幼鸟的平均、性情的温顺、关注农事等。接着,诗人通过天子赐玉杖给老人,进一步强调了白鸠的象征意义,寓意吉祥、仁义。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对比了白鹭的虚伪和凶猛鸟类的残暴,表达了对奸佞小人和残暴势力的厌恶。最后,诗人以凤凰不愿与鹰鹯为臣作结,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志向和不愿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决心。

整首诗语言流畅,运用了对比、象征等多种手法,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德的赞美和对丑恶现象的批判。也寄托了诗人渴望贤能之士得到重用,社会充满仁爱和正义的理想。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703b1c9adfdcd526010.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