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益的诗>奉和武相公郊居寓目>

奉和武相公郊居寓目,李益奉和武相公郊居寓目全诗,李益奉和武相公郊居寓目古诗,奉和武相公郊居寓目翻译,奉和武相公郊居寓目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益

黄扉晚下禁垣钟,归坐南闱山万重。
独有月中高兴尽,雪峰明处见寒松。

奉和武相公郊居寓目译文

傍晚时分,伴随着皇宫禁地的钟声,您结束了一天的政务,回到了位于重重山峦环绕的南闱住所。唯有在皎洁的月光下,您才能尽情享受归隐的乐趣,在那雪峰映照的明亮之处,挺拔的寒松映入眼帘。

奉和武相公郊居寓目注释

  • 奉和:奉命和诗,表示对他人诗作的应和。
  • 武相公:指武元衡,唐朝宰相。
  • 郊居:居住在郊外。
  • 寓目:映入眼帘,所见之景。
  • 黄扉:指宰相府,因其门涂黄色而得名。
  • 禁垣:皇宫的围墙。
  • 南闱:指作者或武元衡在南方的住所或官署。一说指尚书省,因尚书省位于宫城之南。
  • 雪峰:积雪的山峰。

奉和武相公郊居寓目讲解

这首诗是李益奉和武元衡之作,描写了武元衡晚年退居郊外住所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武元衡高洁品格的赞美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黄扉晚下禁垣钟”,点明了武元衡的身份和所处环境。黄扉,代指宰相府,表明武元衡曾身居高位;禁垣钟,皇宫的钟声,暗示他结束了一天的繁忙政务。

次句“归坐南闱山万重”,进一步描绘了武元衡归隐后的生活。南闱,指武元衡的住所,被重重山峦环绕,环境清幽。这句诗也暗示了武元衡远离官场,选择了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

后两句“独有月中高兴尽,雪峰明处见寒松”,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在皎洁的月光下,武元衡才能真正放松心情,尽情享受归隐的乐趣。雪峰映照下的寒松,象征着武元衡高洁坚贞的品格,也表达了作者对武元衡的敬佩之情。寒松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形象,也暗示了武元衡不随波逐流,坚守自身信念的决心。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幽淡远,既描写了武元衡归隐后的生活环境,又表达了作者对武元衡品格的赞美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月光、雪峰、寒松等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高洁、清冷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武元衡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

李益[唐代]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113e7f6adbbc20f3b407.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