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原野日光稀疏,一片荒凉景象,寒冷的江水碧波荡漾,显得空旷虚渺。
船只停靠在蛮人水井交错的地方,我打算在楚地的村庄废墟上选择住处。
成熟的枣子任凭人们采摘,荒芜的葵菜地我想要亲自锄掉。
盘中的饭菜是我这老头子吃的,分一些给溪里的鱼儿。
容易明白漂浮不定的生活真谛,却难以做到不违背万物自然规律。
水深之处鱼儿极度快乐,树林茂盛鸟儿知道归来。
我老了甘愿忍受贫穷疾病,荣华富贵中自有是非存在。
秋风吹拂着我的几案手杖,不厌倦这山中薇菜的清香。
礼乐文章只会暴露我的短处,山林生活却能引发我悠长的兴致。
我转过头,纱帽也戴歪了,在阳光下曝晒着竹简书本。
秋风吹落松树的果实,天冷了人们开始割取蜂巢。
稀疏的红花绿叶,吸引我驻足,靠近闻着那淡淡的清香。
遥远的江岸秋沙一片洁白,重重叠叠的山峦在晚霞映照下呈现红色。
潜藏的鱼鳞输送着惊骇的波浪,归来的鸟翼汇聚着高空的风。
捣衣的声音家家户户传来,砍柴的声音个个相同。
任凭飞霜降临,青女掌管寒冷,我身处僻远,如被皇宫隔绝一般。
我曾经许身于功名,希望画像能进入麒麟阁,如今却年老体衰,脱离了显贵的行列。
秋天的大江水势容易上涨,空旷的山峡夜晚声音繁杂。
小路隐藏在重重叠叠的石头之中,孤帆停留在远处,仿佛一片白云。
这里的儿童懂得蛮语,我也不必再去做参军了。
这组诗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时所作,描写了他在秋日原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时局的无奈。
首两句描绘了秋野的萧瑟景象和江水的空旷清澈,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诗人流落异乡,打算在此安家,却也感到一种漂泊之感。
诗人描写了自己粗茶淡饭的生活,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人感叹人生短暂,世事难料,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甘于贫困,不愿追逐荣华富贵的清高志向。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山林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的厌倦。
诗人描绘了秋日原野的景象,以及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诗人回忆了自己年轻时的抱负,以及如今的衰老,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最后,诗人写到当地儿童懂得蛮语,暗示自己已经远离了政治中心,也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这组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杜甫晚年诗歌的风格,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感悟,还有对时局的无奈,充满了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