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绅的诗>涉沅潇>

涉沅潇,李绅涉沅潇全诗,李绅涉沅潇古诗,涉沅潇翻译,涉沅潇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绅

屈原死处潇湘阴,沧浪淼淼云沉沉。
蛟龙长怒虎长啸,山木翛翛波浪深。
烟横日落惊鸿起,山映馀霞杳千里。
鸿叫离离入暮天,霞消漠漠深云水。
水灵江暗扬波涛,鼋鼍动荡风骚骚。
行人愁望待明月,星汉沉浮鬼长鬼号。
屈原尔为怀王没,水府通天化灵物。
何不驱雷击电除奸邪,可怜空作沈泉骨。
举杯沥酒招尔魂,月影滉漾开乾坤。
波白水黑山隐见,汨罗之上遥昏昏。
风帆候晓看五两,戍鼓咚咚远山响。
潮满江津猿鸟啼,荆夫楚语飞蛮桨。
潇湘岛浦无人居,风惊水暗惟鲛鱼。
行来击棹独长叹,问尔精魄何所如。

涉沅潇译文

屈原投江之处就在这潇湘的阴暗面,无边无际的江水烟波浩渺,云雾低沉。蛟龙经常愤怒地吼叫,猛虎不停地长啸,山中的树木萧瑟,波涛汹涌深沉。

夕阳西下,烟雾弥漫,惊飞的鸿雁四处飞起,远山倒映着晚霞,隐隐约约延伸到千里之外。鸿雁哀叫着,渐渐消失在暮色中,晚霞消散,广阔的水面上云雾茫茫。

水神让江水昏暗,掀起阵阵波涛,老鳖和鼍龙在水中翻滚,风声凄厉。行人忧愁地眺望,等待着明月的升起,星河沉浮不定,鬼哭狼嚎的声音不绝于耳。

屈原啊,你为了怀王而死,死后精魂升入水府,成为了通天的神灵。为什么不驱使雷电,铲除那些奸邪之人,可悲的是,你白白地沉没在泉水中,只剩下一堆骸骨。

我举起酒杯,将酒洒向江中,招唤你的魂魄,月光摇曳,仿佛要开辟天地。白色的波浪和黑色的江水,山峦时隐时现,在汨罗江之上,一片昏暗。

等待黎明时,观看五两船只的航行,远处的山上传来咚咚的戍鼓声。潮水涨满江边的渡口,猿猴和鸟儿不停地啼叫,荆楚地区的船夫摇着船桨,说着蛮语。

潇湘一带的岛屿和水边,渺无人烟,风声凄厉,水色昏暗,只有鲛鱼出没。我独自一人划着船,长声叹息,想问问你的精魂,如今身在何处呢?

涉沅潇注释

  • 涉:涉足,经过。
  • 沅潇:沅水和潇水,都在湖南境内,是湘江的支流,屈原投江之处。
  • 阴:指水北或山南,此处指潇水北岸。
  • 沧浪:指水。
  • 淼淼:水广阔无际的样子。
  • 云沉沉:形容云层低垂。
  • 蛟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能发洪水。
  • 翛翛(xiāo xiāo):形容风吹动树木的声音。
  • 烟横日落:形容傍晚时分,烟雾弥漫,夕阳西下的景象。
  • 惊鸿:受惊飞起的鸿雁。
  • 馀霞:晚霞。
  • 杳(yǎo):渺茫,看不见。
  • 离离:雁叫声,也形容稀疏、分散。
  • 漠漠:广阔无际的样子。
  • 云水:指水面上的云雾。
  • 水灵:水神。
  • 江暗:江水昏暗。
  • 扬波涛:掀起波涛。
  • 鼋(yuán):大鳖。
  • 鼍(tuó):扬子鳄。
  • 动荡:翻滚。
  • 风骚骚:风声凄厉。
  • 星汉:银河。
  • 鬼长鬼号:鬼哭狼嚎。
  • 怀王:指楚怀王。
  • 没:死。
  • 水府:传说中水神居住的地方。
  • 灵物:神灵。
  • 奸邪:指陷害屈原的奸臣。
  • 沈泉骨:沉没在泉水中的骸骨,指屈原的遗骸。
  • 沥酒: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
  • 滉漾(huàng yàng):水波摇动的样子。
  • 乾坤:天地。
  • 汨罗:汨罗江,在湖南省东北部,是屈原投江的地方。
  • 昏昏:昏暗不明的样子。
  • 五两:指一种小船。
  • 戍鼓:守边的鼓声。
  • 江津:江边的渡口。
  • 荆夫楚语:荆楚地区的船夫说着楚地方言。荆,古代楚国的别称。
  • 飞蛮桨:快速划动船桨。
  • 岛浦:岛屿和水边。
  • 鲛鱼:即鲨鱼。
  • 击棹(zhào):敲击船桨。
  • 精魄:精神和魂魄。
  • 何所如:指归向何处。

涉沅潇讲解

这首诗是李绅追悼屈原的作品,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佩和惋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奸佞的憎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通过描写潇湘一带的景色,烘托出一种悲凉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哀悼之情。

  • 前四句描写了潇湘一带的自然环境,渲染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屈原死处潇湘阴,沧浪淼淼云沉沉”点明了地点,说明了诗人是在屈原投江的地方写这首诗。“蛟龙长怒虎长啸,山木翛翛波浪深”则通过描写蛟龙、虎、山木和波浪,烘托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暗示了屈原死后的悲惨境遇。
  • 中间部分描写了诗人对屈原的哀悼和对奸佞的憎恨。“屈原尔为怀王没,水府通天化灵物。何不驱雷击电除奸邪,可怜空作沈泉骨”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佩和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对奸佞的憎恨。诗人认为屈原死后应该成为神灵,驱使雷电,铲除奸邪,而不是白白地沉没在泉水中,只剩下一堆骸骨。
  • 结尾部分描写了诗人在潇湘一带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潇湘岛浦无人居,风惊水暗惟鲛鱼。行来击棹独长叹,问尔精魄何所如”描写了潇湘一带的荒凉景象,暗示了国家衰败的现实。诗人独自一人划着船,长声叹息,想问问屈原的精魂如今身在何处,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描写潇湘一带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佩和惋惜,对奸佞的憎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李绅[唐代]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dc285c320f85b9881e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