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中的诗>维舟秋浦 逢故人张矩同泊>

维舟秋浦 逢故人张矩同泊,李中维舟秋浦 逢故人张矩同泊全诗,李中维舟秋浦 逢故人张矩同泊古诗,维舟秋浦 逢故人张矩同泊翻译,维舟秋浦 逢故人张矩同泊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中

卸帆清夜碧江滨,冉冉凉风动白蘋。
波上正吟新霁月,岸头恰见故乡人。
共惊别后霜侵鬓,互说年来疾逼身。
且饮一壶销百恨,会须遭遇识通津。

维舟秋浦 逢故人张矩同泊译文

清朗的夜晚,我卸下船帆停泊在碧绿的江边,习习凉风吹拂着水面的白蘋。正在江面上吟咏雨后新晴的明月,恰巧在岸边遇见了家乡的故人。我们共同感叹分别后白霜侵染了鬓发,互相诉说着这些年来疾病缠身。姑且共饮一壶酒来消除百般的愁恨,相信终将相遇,认识到通达的途径。

维舟秋浦 逢故人张矩同泊注释

  • 维舟:系船,停船。
  • 秋浦:唐代县名,在今安徽省贵池市西。
  • 故人:老朋友。
  • 张矩:人名,作者的朋友。
  • 卸帆:放下船帆,指停船。
  • 清夜:清朗的夜晚。
  • 碧江:碧绿的江水。
  • 冉冉:缓缓地。
  • 白蘋(pín):一种水生植物,叶子漂浮在水面上。
  • 新霁(jì)月:雨后初晴的月亮。
  • 故乡人:指家乡的朋友。
  • 霜侵鬓(bìn):鬓发被霜染白,形容年老。
  • 疾逼身:疾病缠身。
  • 且饮:姑且饮酒。
  • 销:消除。
  • 百恨:各种各样的愁恨。
  • 会须:终将,必定。
  • 遭遇:相遇,遭逢。
  • 识通津:认识到通达的途径,指找到解脱困境的方法。通津:通达的渡口,比喻出路。

维舟秋浦 逢故人张矩同泊讲解

这首诗是作者李中在秋浦(今安徽贵池西)与故友张矩相遇时所作。诗歌描写了在清朗的秋夜,诗人停船江边,偶遇故人,两人感叹岁月流逝、疾病缠身,并希望能找到摆脱困境的出路。

首联“卸帆清夜碧江滨,冉冉凉风动白蘋”,描写了诗人停船的地点和环境。清朗的秋夜,碧绿的江水,缓缓的凉风吹动着水面的白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颔联“波上正吟新霁月,岸头恰见故乡人”,写诗人偶遇故人的惊喜。诗人正在江面上吟咏雨后初晴的明月,怡然自得,不料却在岸边遇到了家乡的老朋友,真是意外的惊喜。

颈联“共惊别后霜侵鬓,互说年来疾逼身”,写两人感叹岁月流逝,疾病缠身。分别多年后重逢,彼此都发现对方的鬓发已经斑白,也各自诉说着这些年来疾病缠身的痛苦,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身体衰老的担忧。

尾联“且饮一壶销百恨,会须遭遇识通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姑且共饮一壶酒来消除百般的愁恨,相信终将相遇,认识到通达的途径,找到解脱困境的方法。诗人虽然感叹岁月流逝,疾病缠身,但仍然对未来抱有希望,相信通过朋友之间的互相扶持和帮助,最终能够找到人生的出路。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描写了诗人与故人重逢时的惊喜和感叹,以及对未来人生的期许,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诗歌意境清幽,富于哲理,耐人寻味。

李中[唐代]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d86f0d2c34f3e4696d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