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客本无事,此来非有求。
烦君徵乐饯,未免忆山愁。
红烛侵明月,青娥促白头。
童心久已尽,岂为艳歌留。
大家都搜:
归山与酒徒别译文
我本是山野之人,本无俗事缠身,这次前来也并无所求。承蒙您为我征集乐曲饯行,却反而使我更加思念山中的清幽。红烛的光芒似乎要侵蚀明月的光辉,年轻的歌女催促着我这白头之人。我那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早已消逝殆尽,又怎会为了艳丽的歌声而停留呢?
归山与酒徒别注释
归山与酒徒别讲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与通常的送别诗略有不同。诗人李端应邀赴宴,与朋友们告别,准备归隐山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的热爱和归隐的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之情。
首联点明诗人的身份和来意。“野客本无事,此来非有求。”诗人表明自己是山野之人,本无俗事,这次前来也并非有所求,而是应邀赴宴,与朋友们告别。
颔联转入正题,表达对山林的思念。“烦君徵乐饯,未免忆山愁。”朋友为他征集乐曲饯行,诗人本应高兴,但反而更加思念山中的清幽,为即将离开而感到忧愁。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山林的深厚感情。
颈联描写宴会的热闹场面。“红烛侵明月,青娥促白头。”红烛的光芒似乎要侵蚀明月的光辉,年轻的歌女催促着白头之人。这两句诗暗示诗人与宴会的热闹气氛格格不入,更加坚定了归隐的决心。
尾联表达诗人不愿为世俗繁华所羁绊的心情。“童心久已尽,岂为艳歌留。”诗人感叹自己天真烂漫的童心早已消逝殆尽,又怎会为了艳丽的歌声而停留呢?这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的渴望。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热爱山林、厌倦世俗的情怀。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山林的清幽与宴会的喧嚣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山林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d47cdfdf6f18e95cc6b.html
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