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罗隐的诗>东归途中作>

东归途中作,罗隐东归途中作全诗,罗隐东归途中作古诗,东归途中作翻译,东归途中作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罗隐

松橘苍黄覆钓矶,早年生计近年违。
老知风月终堪恨,贫觉家山不易归。
别岸客帆和雁落,晚程霜叶向人飞。
买臣严助精灵在,应笑无成一布衣。

东归途中作译文

松树与橘树的颜色苍老泛黄,覆盖着当年垂钓的江边。早年的生计如今已违背,难以维持。年老了才知道欣赏风花雪月的自己多么可恨,贫困潦倒才发觉回到故乡是多么不容易。对岸的船帆与归雁一同降落,傍晚时霜染的枫叶向着行人飞舞。司马相如和严助若有在天之灵,定会嘲笑我这个一事无成的平民。

东归途中作注释

  • 东归:返回故乡。罗隐晚年曾归乡隐居。
  • 松橘苍黄覆钓矶:松树和橘树颜色已显苍老枯黄,覆盖了江边的钓鱼石。苍黄,指颜色苍老泛黄。钓矶,江边的钓鱼石。
  • 早年生计近年违:早年的生计与近年来的生活大相径庭,难以维持。违,违背,偏离。
  • 老知风月终堪恨:年老了才知道一味欣赏风花雪月是多么可恨。风月,指风花雪月,泛指美好的景色。堪恨,值得恨。
  • 贫觉家山不易归:贫困潦倒才发觉回到故乡是多么不容易。家山,故乡。
  • 别岸客帆和雁落:对岸的船帆与归雁一同降落。别岸,对岸。
  • 晚程霜叶向人飞:傍晚时霜染的枫叶向着行人飞舞。晚程,傍晚的行程。
  • 买臣严助精灵在:司马相如和严助若有在天之灵。买臣,指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严助,汉武帝时大臣,以辞赋见长。
  • 应笑无成一布衣:定会嘲笑我这个一事无成的平民。布衣,平民百姓。

东归途中作讲解

这首诗是罗隐在返回故乡的途中所作。诗人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晚年漂泊无依、功业无成的失落和感慨。

首联描写了江边的景色,松橘苍黄,钓矶依旧,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颔联写自己早年的生计与如今的生活大相径庭,年老了才悔恨自己只顾风花雪月,以致贫困潦倒,连回到故乡都变得困难。颈联描写了傍晚的景色,客帆归雁,霜叶飞舞,烘托了诗人孤寂的心情。尾联以司马相如和严助自比,慨叹自己一生无所成就,只能被他们嘲笑。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感。诗中既有对早年生活的追忆和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反思,更有对自身命运的慨叹和自嘲。这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罗隐[唐代]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c34f97243475a8e76b9.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