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新的诗>东平县君挽词>

东平县君挽词,李新东平县君挽词全诗,李新东平县君挽词古诗,东平县君挽词翻译,东平县君挽词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新

玉翰飞过碧江东,露泣三荆向晓风。
贝叶尘生昏旧绿,蘋花烟老堕疏红。
鸟沉孤影桓山外,虫返青冥璧水空。
德范岂惟坟上土,传家清训是无穷。

东平县君挽词译文

您亲笔书信飞越碧江,远去东边,留下三荆树在拂晓的寒风中,似含泪饮泣。 佛经落满灰尘,曾经的绿意也黯淡无光,水边的蘋花在长久的烟雾中凋零飘落,颜色也变得稀疏暗红。 鸟儿的孤单身影,消失在遥远的桓山之外,虫声消逝,只留下空旷的青冥天空倒映在清澈的璧水中。 您的美德典范,岂止是坟墓上的泥土,您留下的清白家风,才是真正无穷无尽的财富。

东平县君挽词注释

  • 东平县君: 指的是一位被封为东平县君的已故女子,挽词是为悼念她而作。
  • 玉翰: 敬辞,指死者生前的手迹,这里代指书信。
  • 碧江: 指水色碧绿的江水,点明死者所去之处。
  • 三荆: 用典,典出《世说新语·德行》。晋朝王戎将要远行,其弟王万、王济来看他。王戎指着庭中一棵荆树说:“树君自扶持。”后来兄弟分离,王戎移三棵荆树分给他们。此处寓意兄弟姐妹间的深厚情谊和离别之情。
  • 贝叶: 指佛经。古代用贝多罗树叶书写佛经,故称。
  • 蘋花: 浮萍的花。
  • 桓山: 传说中舜帝埋葬之地。这里借指墓地。
  • 青冥: 指天空。
  • 璧水: 清澈的水。
  • 德范: 道德典范。
  • 清训: 清白的家训。

东平县君挽词讲解

这首诗是一首挽词,哀悼一位逝去的东平县君。全诗语言典雅,意象凄婉,表达了对死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高尚德行的赞美。

首联点明死者的身份和去世的消息。以“玉翰飞过碧江东”写死讯传来,暗示死者已逝。“露泣三荆向晓风”则以景写情,借三荆树在寒风中摇曳,仿佛在哭泣,表达了亲人朋友的悲痛之情。

颔联描写死者生前的生活环境。 “贝叶尘生昏旧绿,蘋花烟老堕疏红”通过对佛经蒙尘、蘋花凋零的描写,暗示了死者去世后,其生前所喜爱的事物也失去了光彩,表达了对死者的惋惜。

颈联进一步描写死者已逝的景象。 “鸟沉孤影桓山外,虫返青冥璧水空” 描绘了鸟儿的孤单身影消失在墓地之外,虫声也消失在空旷的天空中,只留下清澈的碧水,更加渲染了死后的寂寥气氛。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死者最高的评价。 “德范岂惟坟上土,传家清训是无穷” 指出死者的美德典范不仅仅是坟墓上的泥土,更重要的是她留下的清白家风,这将是无穷无尽的宝贵财富,可以世代相传。

这首诗情景交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用典、比喻、象征等,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真挚。全诗表达了对死者的哀悼之情,也赞扬了死者的高尚品德和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李新[宋代]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bc74245488ae5f4c8f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