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频的诗>送太学吴康仁及第南归>

送太学吴康仁及第南归,李频送太学吴康仁及第南归全诗,李频送太学吴康仁及第南归古诗,送太学吴康仁及第南归翻译,送太学吴康仁及第南归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频

因为太学选,志业彻春闱。
首领诸生出,先登上第归。
一荣犹未已,具庆且应稀。
纵马行青草,临岐脱白衣。
家遥楚国寄,帆对汉山飞。
知己盈华省,看君再发机。

送太学吴康仁及第南归译文

因为太学选拔人才,你的志向抱负贯穿了整个科举考场。你作为太学生的领头人物脱颖而出,率先考中进士荣耀归乡。

一人荣耀,全家都感到光荣,这样值得庆贺的事情实在难得。你骑着骏马奔驰在青青草地上,在临别路口脱下象征着学子的白衣。

家乡遥远,寄托着楚国的情思,扬帆顺流,对着汉江飞速前进。众多知己都在朝廷要职上,期盼着你再次施展才华,大展宏图。

送太学吴康仁及第南归注释

  • 太学:古代的大学。
  • 选:选拔人才。
  • 志业:志向和事业。
  • 彻:贯穿,通达。
  • 春闱(wéi):指春季举行的礼部会试。闱,考场。
  • 首领:领头人,这里指在太学生中表现突出的人。
  • 诸生:指太学生。
  • 上第:科举考试中及第。
  • 荣:荣耀。
  • 犹未已:尚未结束。
  • 具庆:共同庆祝,指全家都感到光荣。
  • 应稀:应该很少见,表示喜悦之情。
  • 纵马:骑马奔驰。
  • 临岐(qí):临别路口。
  • 脱白衣:脱下读书人的服装,指即将步入仕途。古代士人未做官时多穿白衣。
  • 家遥楚国寄:家乡遥远,寄托着对楚地的思念。楚国,指吴康仁的家乡,泛指湖北湖南一带。
  • 帆对汉山飞:船帆对着汉江两岸的山峦飞速前进。汉山,指汉江两岸的山。
  • 盈华省:指朝廷要职上有很多知己。华省,指尚书省,古代中央政府的重要机构。
  • 发机:施展才华,大展宏图。机,指机会,也指才能。

送太学吴康仁及第南归讲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李频送别太学同学吴康仁考中进士后南归。诗中表达了对吴康仁高中及第的祝贺,以及对他未来仕途的期许。

首联点明吴康仁中举的原因是由于太学的选拔,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春闱中脱颖而出。颔联赞扬吴康仁是太学生中的佼佼者,率先考中进士,这种荣耀不仅属于他个人,也属于他的家族。颈联描绘了吴康仁归乡途中的情景,他骑着骏马,脱下白衣,象征着他即将告别学子身份,步入仕途。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吴康仁的期盼,希望他能够在朝廷中施展才华,为国家做出贡献。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朋友的祝贺,也有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诗中运用了一些典故,如“楚国”、“汉山”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全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人们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

李频[唐代]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b9831edac4624f85092.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