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克庄的诗>浯溪二首>

浯溪二首,刘克庄浯溪二首全诗,刘克庄浯溪二首古诗,浯溪二首翻译,浯溪二首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刘克庄

上置书堂下钓矶,漫郎陈迹尚依稀。
无端一首黄诗在,长与江山起是非。

浯溪二首译文

在山崖高处建有书房,下面是适合垂钓的矶石,贺知章漫浪不羁的陈年旧事,仿佛还依稀可见。只因为当年黄庭坚写下的一首诗,长久以来便与这江山一起,引来了无尽的议论和争议。

浯溪二首注释

  • 浯溪:在今湖南省祁阳县西南。因溪旁的摩崖石刻而闻名。
  • 书堂:指学堂,书斋。这里指浯溪旁的学舍。
  • 钓矶:适合垂钓的岩石或地方。
  • 漫郎:指贺知章。贺知章曾任秘书监,秘书监在当时俗称“漫郎”。他性格豪放不羁,故称“漫”。
  • 陈迹:过去的遗迹,这里指贺知章在浯溪的往事。
  • 依稀:隐隐约约,不清楚。
  • 无端:无缘无故,没来由。
  • 黄诗:指黄庭坚的诗作,特别是他在浯溪所作的诗。
  • 是非:争议,纠纷,褒贬。

浯溪二首讲解

这首诗是刘克庄游览浯溪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黄庭坚在浯溪所作诗歌引发争议的看法。诗歌着重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无奈感和对文学作品影响力的思考。

首句描绘了浯溪的地理环境:山上有书堂,山下有钓矶,景色优美,文化气息浓厚。第二句借用贺知章的典故,暗示了浯溪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贺知章曾经在此留下足迹,他的豪放不羁与浯溪的山水相得益彰。

后两句是诗歌的重点,诗人将矛头直指黄庭坚的诗歌。诗人认为,正是黄庭坚的诗歌,才使得浯溪这片山水,长久以来都伴随着争议。这里的“是非”并非简单的褒贬,而是指围绕黄庭坚诗歌的各种议论和解读。

诗人用“无端”二字,表达了他对这种争议的无奈和不解。他似乎认为,黄庭坚的诗歌本无恶意,却因为各种原因而引发了无尽的争议,这种争议甚至影响到了浯溪这片山水的宁静。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蕴深刻。诗人通过对浯溪景物的描写和对历史事件的追忆,表达了对文学作品影响力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无奈和感慨。诗人没有明确表达对黄庭坚诗歌的评价,而是将问题抛给读者,引发读者对文学、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刘克庄[宋代]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a72760975f8a67b541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