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陆机的诗>陇西行>

陇西行,陆机陇西行全诗,陆机陇西行古诗,陇西行翻译,陇西行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魏晋] 陆机

我静如镜。
民动如烟。
事以形兆。
应以象悬。
岂曰无才。
世鲜兴贤。

陇西行译文

我内心平静如镜,百姓动荡如烟尘。 政事的征兆已经显现,应对之法应当效法天象。 难道说我没有才能吗?只是当世很少有人推举贤能。

陇西行注释

  • 陇西行: 古诗的题目,陇西是古地名,泛指陇山以西的地区,常是战乱或社会动荡的多发地。
  • 我: 指诗人自己。
  • 静如镜: 形容内心平静,明察秋毫。
  • 民动如烟: 形容百姓动荡不安,像烟尘一样飘忽不定。
  • 事以形兆: 政事的征兆已经显现。形兆,事物显露出的迹象。
  • 应以象悬: 应对之法应当效法天象。象悬,悬挂的日月星辰等天象,古人认为天象变化预示着人事变化,应当效法天道来治理国家。
  • 岂曰无才: 难道说我没有才能吗?反问句,表示自己有才能。
  • 世鲜兴贤: 当世很少有人推举贤能。鲜,少。兴,推举,选拔。

陇西行讲解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身处乱世,怀才不遇的感慨。

首联“我静如镜,民动如烟”以鲜明的对比,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百姓生活的动荡。诗人置身于动乱的社会,却保持着冷静的观察和思考,也反衬出时局的混乱。

颔联“事以形兆,应以象悬”则进一步指出,社会问题已经显露出征兆,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应当效法天道。这里蕴含着诗人对治国理政的思考,认为应当遵循自然规律,顺应民心。

颈联“岂曰无才,世鲜兴贤”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诗人自认为有才能,却得不到重用,只能眼看着社会动荡而无能为力。这句反问语气强烈,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有对时局的忧虑,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反映了动荡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困境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为国效力,施展才华的愿望。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陆机[魏晋]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764da398dc2b17985e2.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