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世民的诗>宴中山>

宴中山,李世民宴中山全诗,李世民宴中山古诗,宴中山翻译,宴中山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世民

驱马出辽阳,万里转旂常。
对敌六奇举,临戎八阵张。
斩鲸澄碧海,卷雾扫扶桑。
昔去兰萦翠,今来桂染芳。
云芝浮碎叶,冰镜上朝光。
回首长安道,方欢宴柏梁。

宴中山译文

策马奔驰离开辽阳,远征万里,旌旗招展。 用奇特的战术对付敌人,临战摆开精妙的八阵。 斩杀巨鲸,澄清碧波万里的大海,扫荡雾霭,使扶桑重见光明。 昔日离开时,兰草正值翠绿,如今归来,桂花染上芬芳。 云芝在飘落的树叶上浮动,冰镜般的湖面映照着初升的太阳。 回首遥望长安大道,那里正在柏梁台欢宴歌唱。

宴中山注释

  • 辽阳:指辽东地区,唐朝时为辽州。
  • 旂常(qí cháng):旗帜的通称,这里代指军队。
  • 六奇:指奇特的战术。古代兵书有“正兵”与“奇兵”之说,奇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 八阵:古代一种阵法,相传为诸葛亮所创,变化多端,威力强大。
  • 斩鲸澄碧海:比喻扫平敌寇,使大海恢复平静。
  • 扶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树,生长在东方,这里代指东方。
  • 兰萦翠:兰草翠绿,形容春色。
  • 桂染芳:桂花飘香,形容秋色。
  • 云芝:一种菌类植物,形状像云朵。
  • 冰镜:形容湖面平静如镜。
  • 柏梁:汉武帝时建造的宫殿名,常作为宴饮的场所。

宴中山讲解

《宴中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一首纪功述怀诗。此诗描写了诗人率军征战辽东,平定战乱,凯旋而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对太平盛世的期盼。

  • 首联“驱马出辽阳,万里转旂常”,概括了出征的地点和声势。诗人策马离开辽阳,远征万里,旌旗招展,显示了军队的雄壮气势。
  • 颔联“对敌六奇举,临戎八阵张”,描写了战斗的场面。诗人用奇特的战术对付敌人,临战摆开精妙的八阵,表现了诗人卓越的军事才能。
  • 颈联“斩鲸澄碧海,卷雾扫扶桑”,进一步描写了战争的胜利。诗人斩杀巨鲸,澄清碧波万里的大海,扫荡雾霭,使扶桑重见光明,象征着平定了战乱,使天下太平。
  • 第五联“昔去兰萦翠,今来桂染芳”,以景物描写来衬托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诗人昔日离开时,兰草正值翠绿,如今归来,桂花染上芬芳,暗示了战争持续的时间之久。
  • 尾联“云芝浮碎叶,冰镜上朝光。回首长安道,方欢宴柏梁”,描写了凯旋归来的喜悦和对太平盛世的期盼。云芝在飘落的树叶上浮动,冰镜般的湖面映照着初升的太阳,景色优美,令人心旷神怡。诗人回首遥望长安大道,那里正在柏梁台欢宴歌唱,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期盼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总的来说,《宴中山》这首诗气势磅礴,意境开阔,语言精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不仅是一首纪功述怀诗,也是一首表达诗人政治抱负和对国家美好祝愿的诗篇。

李世民[唐代]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6caa20fdb3cc098dc50.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