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世民的诗>于北平作>

于北平作,李世民于北平作全诗,李世民于北平作古诗,于北平作翻译,于北平作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李世民

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旆。
遥山丽如绮,长流萦似带。
海气百重楼,岩松千丈盖。
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

于北平作译文

大军驻扎在北平郊外,旌旗招展,卢龙一带已纳入统治。远山秀丽,像美丽的丝绸,长长的河流,宛如飘带萦绕。海上升腾的云气,仿佛重重高楼,山岩上的松树,枝繁叶茂,宛如千丈巨伞。这里完全可以游览观赏,何必一定要去襄城之外呢?

于北平作注释

  • 北平:指当时的北平,大致在今天的河北省北部一带。
  • 翠野:青翠的原野。
  • 戎轩:古代将帅乘坐的战车,这里代指军队。
  • 卢龙:山名,在今河北省迁西县西北。
  • 征旆(zhēng pèi):出征的旗帜。旆,旗帜末端像燕尾的垂旒。
  • 丽如绮:美丽得像有花纹的丝织品。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 萦(yíng):回旋缠绕。
  • 海气:海上的云气。
  • 百重楼:形容云气重叠,层层叠叠,如同高楼。
  • 兹焉:这里。
  • 襄城:春秋时楚国地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市。

于北平作讲解

这首诗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征战期间所作,描绘了北平一带壮丽的山河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赏之情。

诗的前两句“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旆”,交代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军事背景。军队驻扎在北平郊外的原野上,军旗在卢龙一带招展,表明唐军已经控制了这一地区,预示着战争的胜利。

中间四句“遥山丽如绮,长流萦似带。海气百重楼,岩松千丈盖”,是诗人对北平景色的细致描绘。远山秀丽,像精美的丝绸一样,长长的河流蜿蜒曲折,如同飘带一般。海上的云气蒸腾,层层叠叠,像一座座高楼,山岩上的松树枝繁叶茂,如同巨大的伞盖。这几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北平的景色描绘得生动形象,色彩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

最后两句“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是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和肯定。这里有如此美丽的景色,完全可以游览观赏,何必一定要去襄城之外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北平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喜悦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战争胜利的喜悦,充分展现了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一位杰出军事家和诗人的豪迈气概和艺术才华。

李世民[唐代]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232c8b77f47196b9f32e.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