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李新的诗>送程公明>

送程公明,李新送程公明全诗,李新送程公明古诗,送程公明翻译,送程公明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宋代] 李新

登山临水送将归,身荫甘棠手挽衣。
不似塞垣来泣别,傍辕犹怯使君威。

送程公明译文

登上高山,临近流水,我送你踏上归途, 你身处甘棠树的庇护下,我依依不舍地拉着你的衣袖。 这景象与边塞上含泪惜别的场面截然不同, (因为)即使在车辕旁,我仍然敬畏你的威严。

送程公明注释

  • 程公明:作者的朋友,即将离去。
  • 将归:将要回去。
  • 甘棠:一种树木,相传召伯巡行乡邑,曾在甘棠树下听讼判案,后人思念他,不忍伐其树。这里用甘棠比喻程公明受到百姓爱戴。
  • 挽衣:拉着衣袖,表示依依不舍。
  • 塞垣:边塞。
  • 傍辕:车辕旁边,指靠近将要出发的车子。
  • 使君:汉代对太守的尊称,这里指程公明。
  • 犹怯:仍然畏惧。

送程公明讲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与常见的送别诗有所不同。诗人李新送别友人程公明,诗中既有依依不舍之情,又隐含着对程公明为官清廉、受人敬重的赞美。

首联“登山临水送将归,身荫甘棠手挽衣”,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和动作。诗人登山临水,亲自送友人程公明归去,可见情谊深厚。“身荫甘棠”引用了召伯的故事,暗示程公明为官爱民,深受百姓爱戴,即使离去,百姓也对他充满了怀念之情。“手挽衣”则直接描写了诗人依依不舍的动作,将送别之情具体化。

颔联“不似塞垣来泣别,傍辕犹怯使君威”,将此次送别与边塞送别作对比,突出了送别氛围的不同。边塞送别往往充满悲壮和离愁,而这次送别则更多的是敬意和不舍。“傍辕犹怯使君威”一句,表明即使在送别之际,诗人仍然对程公明保持着敬畏之心,这既体现了程公明的威严,也暗示了他为官公正廉明,令人不敢轻慢。

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程公明的敬重和不舍之情,同时也赞美了程公明为官清廉、受人爱戴的品格。这首诗不仅表达了送别之情,更蕴含着对为官者的期许和赞美,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

李新[宋代]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6961ab36dae79f53623.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