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禹锡的诗>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

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刘禹锡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全诗,刘禹锡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古诗,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翻译,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禹锡

城外园林初夏天,就中野趣在西偏。
蔷薇乱发多临水,鸂鶒双游不避船。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白家唯有杯觞兴,欲把头盘打少年。

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译文

城外的园林刚刚进入夏天,其中最富野趣的地方在西边。蔷薇花杂乱地生长,大多临近水边,成对的鸂鶒悠闲地游动,一点也不怕人。水底映着远山,山上的白云像雪一样洁白,桥边的平坦岸边,绿草如烟。白居易只有饮酒的兴致,想要劝少年人把头发盘起来,及早入仕。

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注释

  • 和牛相公:指牛僧孺,与刘禹锡同为政治盟友。
  • 南庄:指作者在城南的居所。
  •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 就中:其中。
  • 野趣:天然的趣味。
  • 西偏:西边。
  • 蔷薇:一种蔓生植物,花多色艳。
  • 乱发:形容蔷薇花枝繁叶茂,蓬勃生长。
  • 鸂鶒(xī chì):一种水鸟,羽毛艳丽,常成对出现。
  • 杯觞(shāng):酒杯。
  • 头盘:指将头发盘成发髻,是古代男子成年的标志。
  • 打少年:指劝少年及时行乐或及早入仕。

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讲解

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给牛僧孺和白居易的,描写了南庄初夏时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们悠闲自在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白居易劝人及早入仕的调侃之意。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特点。“城外园林初夏天,就中野趣在西偏”,交代了游览的地点是城外的园林,时间是初夏时节,而园林中最有野趣的地方是在西边。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清新自然的基调。

颔联描绘了南庄的景色。“蔷薇乱发多临水,鸂鶒双游不避船”,蔷薇花肆意生长,靠近水边,成双成对的鸂鶒在水中嬉戏,不怕人,充满了生机和野趣。“乱发”二字,生动地写出了蔷薇花蓬勃生长的状态;“不避船”则表现了环境的清幽和鸟儿的自在。

颈联继续描绘景色,但更加侧重于远景。“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水底映衬着远山,远山上的白云像雪一样洁白,桥边的平坦岸边,绿草如烟。“云似雪”写出了白云的洁白和轻盈;“草如烟”则写出了绿草的茂盛和朦胧感。

尾联则笔锋一转,写到了白居易和自己的态度。“白家唯有杯觞兴,欲把头盘打少年”,意思是说,白居易只有饮酒的兴致,还想劝少年人把头发盘起来,及早入仕。“杯觞兴”写出了白居易的悠闲自得;“头盘打少年”则是一种调侃的语气,暗示了作者与白居易在人生态度上的差异。刘禹锡本人仕途坎坷,因此对及早入仕并不热衷。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描写生动形象,既展现了南庄优美的景色,也表达了作者悠闲自在的心情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喜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朋友的调侃,读来饶有趣味。

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056dbef591b5458e61a5.html

联系邮箱: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