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诗词>刘禹锡的诗>寻汪道士不遇>

寻汪道士不遇,刘禹锡寻汪道士不遇全诗,刘禹锡寻汪道士不遇古诗,寻汪道士不遇翻译,寻汪道士不遇译文

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唐代] 刘禹锡

仙子东南秀,泠然善驭风。
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壶中。
受箓金华洞,焚香玉帝宫。
我来君闭户,应是向崆峒。

寻汪道士不遇译文

汪道士像仙人一样,是东南一带杰出的人物,他轻盈飘逸,好像善于驾驭清风。他吹奏着笙歌,身影隐没在五彩祥云之中,好像整个天地都在他的壶中。听说他曾在金华洞接受道箓,又在玉帝宫中焚香礼拜。我特意前来拜访,却见他闭门不出,想必是前往崆峒山修道去了。

寻汪道士不遇注释

  • 仙子东南秀:赞美汪道士像仙人一样,是东南一带杰出的人物。“秀”:指杰出的人才。
  • 泠然善驭风:形容汪道士轻盈飘逸,好像善于驾驭清风。“泠然”:轻妙飘逸的样子。“驭”:驾驭。
  • 笙歌五云里:指道士修炼时笙歌缭绕,祥云笼罩。“五云”:指祥瑞的云彩。
  • 天地一壶中:形容道士境界高妙,视天地如一壶。“壶”:道家常以壶喻道。
  • 受箓金华洞:指汪道士曾在金华洞接受道箓。“箓”:道教的符箓。
  • 焚香玉帝宫:指汪道士曾在玉帝宫中焚香礼拜。
  • 我来君闭户:我特意前来拜访,却见他闭门不出。“君”:指汪道士。
  • 应是向崆峒:想必是前往崆峒山修道去了。“崆峒”:指崆峒山,相传为广成子修炼之地,是道教名山。

寻汪道士不遇讲解

这首诗是刘禹锡寻访汪道士不遇时所作。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汪道士的仰慕之情,以及对道家思想的向往。

首联赞美汪道士如仙人般飘逸出尘,不同凡俗。颔联描绘了道士修炼时的景象,笙歌缭绕,祥云笼罩,境界高妙。颈联交代了道士的修行经历,曾在金华洞接受道箓,又在玉帝宫中焚香礼拜。尾联写诗人寻访不遇,推测道士可能去了崆峒山修道,也表达了诗人对道教隐逸之风的向往。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道教的普遍兴趣。诗中“天地一壶中”一句,更是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耐人寻味。

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更多

http://shici.puchedu.cn/shici_detail/6b7543156a74f8fe1d9a.html

联系邮箱:

取消